大眾網章丘8月24日訊(記者 張帆 通訊員 曲曉明)25日,第六屆山東文博會正式開幕。博覽會為期4天,章丘市將以“清照故里·文化章丘”的主題亮相其中。連續四屆參與文博會,屆屆有創新且大放異彩。章丘的這份文化自信就在于近幾年該市以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以實施文化創新驅動戰略為動力,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章丘新形象 彰顯文化獨特魅力
本屆文博會章丘展區的主題是:“清照故里 文化章丘”,其面積126平方米,以五彩山村、文博中心、繡源河等重要文化元素為創意設計和搭建思路,巧妙融入和展示章丘新形象。展區展覽分為歷史文化、旅游文化、文化產品展示和文化產業項目成果四大板塊,采取形象展覽和實物展覽相結合,傳統演藝、技藝展示和主題推介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力求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動靜結合,彰顯章丘文化獨特魅力。同時,章丘還將設置文化館、博物館、百脈泉公園、紫緣香草園、朱家峪和繡惠華家村紅色記憶博物館6個分會場,目前已基本布置完畢,就等開門迎客。
“我們本土特色五音戲將在現場演藝,屆時歡迎大家來我們章丘展區參觀,了解章丘文化。”文博會章丘展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推介到。
發揮資源優勢,傾力打造文化品牌
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文化產業“五大品牌”。該市著力把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強勢,實現了文化產業競爭力、帶動力、發展力新提升。
一是影視產業異軍突起。先后投資4億多元,集中打造集影視拍攝、文化休閑于一體的朱家峪、錦屏山、百脈泉三大影視文化產業基地。電視劇《闖關東》《老農民》等一批魯版大戲相繼在章丘拍攝,章丘文化影響力、形象傳播力、產業承載力得到同步提升。二是文化旅游產業聚力突破。從2003年起,該市每年設立1000萬元的旅游發展基金,著力打造館藏文化博覽區、泉水文化旅游服務集聚區、宗教文化旅游區以及休閑度假旅游區等“四大文化旅游區”,逐步形成了自然景觀、歷史人文、綠色生態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三是節會演藝產業異彩紛呈。重點扶持的扛芯子、呂劇、五音戲等文化團體讓民俗文化異彩紛呈,其中“章丘扛芯子”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是特色工藝品產業蜚聲海外。龍山黑陶、辛寨鮑芹、唐和唐等品牌多次參展文博會等各類會展,名揚四方。繼承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龍山文化衛星會議后,今年七月承辦了首屆中國龍山黑陶藝術節作品大賽暨首屆中國龍山黑陶精品展,章丘黑陶成功申報為國內第一個藝術和工藝品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五是百農匯電商平臺魅力綻放。該平臺是全國第一個由政府搭建、企業運營的農產品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百農匯還將以農業電商為依托,逐步建設百農匯倉儲物流體系,采用基于全程信息化管理的“集中倉儲+集中配送”的服務模式解決農產品上行第一公里的問題,真正將農業旅游產業拓展成“吃、購、行、游、住、娛”六元素齊全的旅游產業鏈。
推進融合發展,構建項目支撐體系
堅持“三個融合”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積淀,該市堅持“三個融合”,著力扶持發展文化產業項目,拉長產業鏈條,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文化旅游齊頭并進,打造生態大景觀。繡源河風景區已成為章丘新名片,新建五座塔索橋,十余公里的健身步道,建設完成亞洲最大音樂噴泉和最大水幕電影,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濕地公園,“全球低碳生態景區”,年均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五彩山村”鄉村旅游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傾力打造“花山、鄉居、石村、清泉、綠林”為主題的鄉村休閑度假和康體養生為主題的旅游休閑度假區,是章丘市委市政府落實攻堅扶貧工作的一大亮點工程。
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電商產業,建設高水平發展平臺。復華未來世界、山東智谷、藍海領航、山東省電子商務園區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其中,山東省電子商務示范園項目總投資43億元,計劃用3-5年時間建成電子商務中心、金融支付、電子商務運營、現代倉儲物流的整體業態新格局,打造電子商務產業新高地、產業融合示范區。
文化資本全面升級,探索文化資源市場化管理開發新模式。該市依托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打造出版產業園、龍山黑陶全國版權示范基地、官莊畫家村藝術創作園。依托濟南百脈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支持7家企業入股朱家峪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總投資66億元的喜來樂旅游綜合體婚慶、游樂、休閑度假三大板塊已開工建設。
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發展宏圖
正是近幾年來,章丘努力推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于是,2015年,章丘全市文化類企業2662家,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7家,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3.65億元,成為拉動章丘經濟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同時,章丘市獲評全國文化先進縣(市)、中國書法之鄉、中國黑陶之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千年古縣,2015年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這些響當當的頭銜也正是文化產業大發展的累累碩果。
下一步,章丘正在搭建文化新高地,規劃建設“七大文化產業集聚區”。7月2日,章丘市與山東大學簽訂了《文化領域合作協議書》,并在此框架下同時簽訂了《文化創意創新產業園合作協議》、《在線教育研究院協議書》,積極爭創國家雙創示范園。尤其是結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該市開展“龍山文化”、“章丘民俗”、“傳統村落”、“特色小鎮”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及相關產業調查研究與策劃,為章丘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國內外資源引入、項目規劃及孵化管理等服務。在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指導下,合理布局文化產業,該市正著手規劃建設“七大文化產業集聚區”,即:“兩泉三河五湖”泉水生態旅游區、錦屏山影視文化區、龍山黑陶產業制造研發區、出版物印刷產業區、朱家峪文化創意產業園、南部山區生態休閑度假區和清照文化市場交易區,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效益明顯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