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濟南12月2日訊(記者 張帆 通訊員 袁致甲 朱恒彬)拆除2331臺燃煤窯爐鍋爐,煤炭產業實現整體退出,18個涉農鎮街均獲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市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3%、45.8%,環保總投資30.65億元,占全市GDP的3.52%……
青山如詩,綠水皆畫。近年來,章丘按照“生態立市、綠色興市”發展戰略,以“弘揚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家園”為目標,在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的基礎上,持續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凸顯生態靚點,國家生態市創建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
產業升級——大格局,大動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身為“鐵匠之鄉”的章丘,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加快“轉調創”步伐,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自2012年8月到2015年底,章丘共關停54處采石場、31處粘土礦、19處煤礦,曾經的產煤大縣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整體退出。對城區北邊四家化工企業實施整體搬遷改造,累計化解過剩產能260萬噸。拆除1081家鑄鍛企業2108臺燃煤窯爐、鎮街轄區223臺燃煤鍋爐,1123臺窯爐改用天然氣或電清潔能源,每年減少煤炭消耗85萬噸。
在去產能基礎上,章丘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科技興市戰略,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石墨烯、玄武巖纖維等新材料研發取得新進展,抗癌藥劑、基因工程藥物等醫藥板塊快速成長,萬斯達、中鐵十四局等建筑產業化項目形成產業鏈條。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437個,建設院士工作站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和濟南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47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4%。
電子商務、文化旅游、養老地產等新興現代服務產業強勢崛起,與山東大學合作建設文化創意創新產業園,齊魯互聯網+示范基地正式運營。規劃實施了“五彩山村”等生態旅游項目,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走出了一條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新路子。
生態創建——常態化,全域化
在生態建設方面,章丘積極實施藍天、碧水、綠色、清潔四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建設卓有成效,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在全省縣(市、區)排名位居前列。
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章丘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和“啄木鳥行動”,聯防聯控大氣污染。近年來,共實施大氣治理工程74個,對7家重點企業實施除塵、脫硝、脫硫升級改造,36家企業完成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累計檢測機動車尾氣22.5萬輛,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規劃建設南部山區生態經濟林、北部農田防護林和中部農田水系林生態保護帶,加大綠化造林、退耕還林和退耕還濕力度,建成章丘國家森林公園,全市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3%、45.8%。胡山省級森林公園、錦屏山省級森里公園、七星臺省級森林公園成功聯合創建山東章丘國家森林公園。
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活動,累計建成72所綠色學校,13個綠色社區、10個安靜小區,9個省級生態村,759個濟南市級生態村,18個涉農鎮街全部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成為國家級生態鄉鎮群。按照“十化五有”標準和“五型村莊”目標,建成美麗鄉村濟南市級示范村28個、縣級示范村78個和鎮街級示范村360余個,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市。
綠色城市——新風尚,新追求
用“一座住在公園里的城市”比喻章丘是對這個城市最好的詮釋。章丘深入開展“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城鄉大綠化工程,今年建成龍盤山森林公園、林蔭公園、繡江河公園,城市公園綠地達到124處,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7.56平方米,構筑起一座以生態為內涵的山水園林城市。繡源河風景區還被聯合國全球人居環境論壇授予“全球低碳生態景區”榮譽稱號。
面對幾十年不遇的極端干旱,章丘認真落實“增雨、置采、補源、控流、節水”保泉十字方針,持續開展地質保泉、關井保泉、調水保泉、節蓄保泉、綠化保泉等綜合措施,今年7月,停噴700多天的百脈泉群恢復噴涌,全市人民奔走相告,笑逐顏開。
綠色,不僅體現在城鄉環境的美好變化,還體現在這座城市漸入人心的生活方式的轉變。綠色出行,低碳生活,關愛環境,保護環境,生態城市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自2015年7月1日起,章丘市城區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正式啟用,3000輛自行車,100個站點,運行一年多來總騎行185.61萬次,單日騎行量最高12000人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共計約3000噸。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社區還是企業,“創綠色章丘,建生態家園”已然成為章丘人民共同的行動。
12月1日,濟南與深圳、上海、南京、無錫成為新能源車號牌掛牌首批試點城市。濟南市車管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1日濟南市共掛出新能源號牌126張,其中新車掛牌7張,已掛牌新能源車換牌119張;新掛牌新能源車中小型車6輛,大型車一輛;換牌車輛中大型車97輛,小型車22輛。[詳細]
在12月2日全國交通安全宣傳日到來之際,生活日報聯合濟南交警、滴滴媒體研究院共同發布《濟南酒駕治理與代駕大數據報告》。濟南代駕車主以男性為主,年齡集中在27-46歲,80后是絕對主力軍,占比達58%;94.8%為男性,5.2%為女性。[詳細]
1日凌晨4:00多,花園路和洪家樓西路交界口西北角處,一對環衛工人夫婦在勸阻兩名年輕女子不要亂丟垃圾時,雙方發生口角后遭到多人毆打。”一從事環衛行業人士說,4個月前,花園路洪家樓附近也發生了一起因環衛工勸阻亂丟垃圾遭圍毆事件。[詳細]
大眾網記者今天從山東省郵政公司獲悉,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于2016年12月2日至6日在廣西南寧舉辦。中國郵政特發行紀念郵票一套兩枚,內容為:(2-1)J 壯錦 1.20元;(2-2)J 繡球 1.20元,同時發行郵票小型章一枚:西漢羽紋銅鳳燈,面值6元。[詳細]
12月1日,濟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在龍奧大廈召開。會議通報了我市創城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對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王忠林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全市上下要認真貫徹王文濤書記的講話精神,抓好創城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詳細]
2017年度濟南市公園通游年票開售,發售時間為1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有需求的市民可到指定的年票發售點及時購買。初次線上辦理年票,暫時只有身份證號碼顯示為濟南市、萊蕪市的市民(即身份證號為“3701、3712”開頭)方可申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