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王亞男
膠濟鐵路陳列館首次展出老火車站大鐘表盤殘件 記者郭堯 攝
隨著圍擋漸漸拆除,火車北場站一體化工程揭開神秘面紗:地上是僅次于泉城廣場的濟南第二大開放式廣場;地下三層有公交、出租車進出口;地下通道5分鐘直通地鐵站……和火車站站前廣場相比,北廣場看起來高大上許多。
不過,對于家住寶華街的66歲盧國興來說,北廣場建設依然有一個讓人難以釋懷的情結:鐘樓何時復建,“失而復得”的老鐘表能否掛上北廣場?
●雛形初現 地上主體基本完工
10日,記者來到濟南火車站北側,從天橋橋下西側進入官扎營中街,寬闊的馬路已劃好交通標示線,北側是高層住宅,再往西走便是正在施工的北廣場一體化工程工地。
盧國興老人說,從2013年8月開始動工,經過3年多的建設,北廣場終于有“模樣”了。廣場東西長足有500米多,南北也有三四百米,地上主體已基本完工,地面鋪裝也完成近1/3。工地上,不少工人正在種植喬木。施工的濟南園林集團工作人員說,目前廣場綠化已經初具規模,年底前將完成400棵樹木的種植。
●交通樞紐 5分鐘到R2線寶華街站
廣場中央往南是地下廣場的入口,隔著護欄,記者看到地下廣場設置了三層。三層的功能劃分不同:地下一層有7個公交樞紐和長途汽車停靠點,還有商業區和餐飲區;地下二層是出租車和社會車輛停靠區域;地下三層是大型車庫。
地上設有5個公交上落客點,2個始發公交落客點,還有18米的BRT站臺,這里將是區域公交的集中樞紐。此外,北廣場周邊的寶華街、通普街、官扎營東街等打通后,從北廣場出來可直通緯六路。
另外,按照優化后的軌道交通規劃,R2線不再在火車站設站,但通過北廣場出站后,向北走地下通道,可到達R2線寶華街站。不過,市民不用擔心拖著行李跑過去,因為通道里將安裝人行自動步道,5分鐘就能實現換乘。
●懸而未決 站房已留好,只待設計方案
不過,如此高大上的火車站北廣場何時才能投入使用,現場的施工人員還不得而知。
因為還有一件懸而未決的事兒是,北廣場場站一體化的“站”仍未敲定。“一塊是進站檢票口,另一塊地方怎么建,目前方案還沒敲定。”項目建設方濟南舊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新站房到底如何建?一方面是考慮未來火車站北出口的功能便捷問題。另外,作為濟南重要的交通樞紐窗口,還承擔著濟南標志性建筑擔當,復不復建鐘樓是繞不過去的一道檻兒。
●未解情結 66歲老人希望老鐘表再“上崗”
盧國興老人說,那些年,從東北來的親戚,走之前都要在老火車站門口合個影。老車站也陪他經歷了孩提時代坐火車串親戚、少年時代離家去插隊,每次歸來與家人團聚的歡喜。
老火車站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記憶。它始建于1904年,由德國著名建筑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建造,曾經是亞洲最大火車站;1992年,80多歲的老火車站被拆除;21年后,“復建濟南老火車站”計劃橫空出世,在爭議聲中,這個計劃擱置至今;24年后,膠濟鐵路陳列館首次公開展出老火車站大鐘表盤殘件;上個月19日,本報刊發了《濟南老火車站大鐘再展真容 被拆除后曾“失蹤”多年》……這些年難解的遺憾,勾起了老濟南難以言說的情懷。
“那天,我忽然想起童年的火車站……恍惚聽見從遙遠的地方傳來一陣鐘聲,那是從火車站的鐘樓上傳來的,當當當……”采訪最后,盧國興老人拿出了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那篇文章,上面有著她對濟南老火車站大鐘記憶的文字。(記者何濤)
李鐵柱的一封信,將濟南街面上以及平日里隱藏在老舊小區里的違建擺到了臺面上。除了這些明眼里的“臟亂差”,還有更多看似整齊排列,實則沒有合法手續的違建在“光明正大”地野蠻生長。河畔景苑是濟南二環北路附近的小產權房產之一。[詳細]
10日早上6點半,漿水泉路上的山東省婦幼保健院南樓三樓中醫科,廊道里的燈還沒有亮,就已經有患者在排隊等待,希望盡早掛上耿煒醫生的號。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診室外,等候耿煒看病的患者排起長隊。[詳細]
11日,記者走訪李鐵柱信中提到的幾處私搭亂建發現,除了歷山路100號院和附近的小賣部被拆外,不少私搭亂建基本維持原樣。歷山路解放路路口附近的私搭亂建繼續存在,多處院子仍分布著鐵制、磚制的各種小屋。[詳細]
11月12日,濟南發布網約車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后,市民紛紛建言獻策。12月初,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6名大學生調查撰寫的《濟南網約車新政調查問卷分析報告》出爐,180名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職業的市民參與此項調查。[詳細]
這個冬天對濟南69歲的閆先生一家來說是殘酷的,他沒盼到12月20日來暖氣的那天,于11日下午6點半在家中燒煤取暖時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留下一個34歲的智障兒子。” 張志強和丁孝鑫合力把老人抬到門口通風的地方,照醫生的指導把老人平放在地上,由張志強照看老人,丁...[詳細]
原本為路人和游客設置的便民措施竟成了考驗市民文明素質的考題。山東師范大學的志愿者團隊也走上街頭,對占用直飲點接水的大桶客進行勸阻。” 也有壹粉認為占用直飲點大桶接水雖然不對,但也不能一概指責接水的老人素質不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