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延杰
濟南市政協委員郅良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道
“在落實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一方面,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將會致力打造黃河文化旅游廊道。”這是濟南市政協委員,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郅良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的“十四五”期間將進行的一個大動作。她表示,目前濟南黃河沿線的文旅發展規劃正在策劃中,策劃包括推動打造“濼口古鎮”、搭建黃河文旅數據“云平臺”等。
“推動黃河沿線發展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對黃河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和梳理,對重要遺產進行保護、修復等。”郅良表示,“十四五”時期,黃河國家戰略、強省會戰略疊加給濟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戰略機遇,也給文化和旅游業發展帶來新契機。為了更好的落實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配合濟南市總體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步伐,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目前正在進行黃河文旅的專項策劃,下一步需要和濟南周邊縣區進一步商量,策劃沿線項目怎么發展、如何建設。
郅良說:“我們總體上是想順著黃河沿線,做成一個集旅游、觀光、度假為一體的黃河文旅觀光帶,例如濼口古鎮項目,以及濟陽最近簽約落地的山東(濟南)樂華城項目等,它們的啟動和發展,將組成‘十四五’時期濟南一個很重要的黃河文旅廊道。”
她還表示,除了頂層策劃與設計,還將搭建黃河文旅數據“云平臺”,目前對黃河沿線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已經摸底排查完畢,正在進行系統梳理中,數據平臺一旦搭建起來,市民群眾就可以在該平臺上找到關于黃河文旅景點、文物的介紹,進一步傳承黃河文化基因,助推黃河文化的保護和弘揚。
”1月10日,政協第十四屆濟南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報到現場,濟南市政協委員、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長張懷成帶來了一組關于濟南市2020年環境治理的成績單。張懷成介紹,濟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27天,全年62%的天數為優良天,且首次超過60%,“好天”比2019年增加39天,比[詳細]
1月10日,市中區一菜鳥驛站正忙著分揀快遞。近日網上流傳著春節前期快遞提前停運的信息,還有一張所謂的“全國快遞停運時間表”,表格內詳細標注了2021年全國各地快遞停發日期。[詳細]
” 濟南曾多次提出重塑濼口古鎮,據了解,歷史上濼口古鎮是商貿繁華的重鎮,是黃河下游的重要碼頭。隨著濟泰一體化的推進,兩地正加快“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建設推廣步伐,以文旅合作為突破口,推進濟南南部山區、泰山景區協作發展,共建“大泰山”旅游圈。[詳細]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在“十三五”時期,濟南市商務局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添動力,在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促進國際投資和貿易發展新方式、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服務貿易“眾包模式”、打造“東亞博覽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改革經驗。同時,“十三五”[詳細]
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于12日開幕,1月11日下午,人大代表們陸續到達入駐酒店報到。在山東大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采訪了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陽光大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卓長立。今年,她提出了關于加快家政職業教育發展,促進產教融合實踐的[詳細]
1月11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濟南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開幕。與此同時,在龍奧大廈分會場,11位特殊的參會者正坐在政協委員們身旁,一邊注視著大屏幕的直播畫面,一邊認真做著記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