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延杰
編者按:
2021年1月,在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審查、批準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明確了濟南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擎畫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十四五”是濟南在新的起點上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極為關鍵的五年。面對時代大勢和發展大局,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大濟南新藍圖系列報道,帶您一起搶“鮮”了解濟南的規劃,見證濟南的發展蛻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帆 濟南報道
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審查、批準《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綱要》,“十四五”期間,濟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達到全省首位;持續推動人口結構優化和素質提升,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建設兒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城市。
推廣員工持股制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達到全省首位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達到全省首位。
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拓寬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健全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薪酬制度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落實高層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完善股份制企業分紅制度,推廣員工持股制度。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計劃,以高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等為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
完善兜底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不斷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準。
建成黃河流域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全面治理工資拖欠問題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培育壯大新業態帶動就業機制,健全多渠道靈活就業保障制度,推動產業、企業、創業、就業聯動,提高就業供給質量。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進企業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新型學徒制和新技能培訓,促進勞動者提升素質、體面勞動、全面發展,“十四五”時期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00萬人次。
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完善創業擔保貼息、靈活就業保障、新就業形態等政策,建成黃河流域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應屆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依法依規全面治理工資拖欠問題。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及幼兒園300所以上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城鄉基礎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及幼兒園300所以上。
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保障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實行殘疾兒童免費教育,辦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
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合辦專業、共建二級學院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十四五” 期間新建10個市級生產性實訓示范基地,對接重點產業專業人才培養規模達到30萬人以上。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試點改革職工醫保個人賬戶
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而,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協同互補, 試點改革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鼓勵發展多種類型的商業健康保險,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國家試點工作。到2025年,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至25%左右。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加強災害、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構建區縣、街鎮、村居社會救助綜合服務體系。完善幫扶殘疾人、 孤兒等特殊群體社會福利制度,健全托養照料、 康復服務體系,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
完善生育保障制度體系,保障孕產婦群體特殊權益.擴大農村和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和救助稷蓋面。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服務體系,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建設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擦亮“扁鵲故里·齊魯中醫”金字招牌
完善城鄉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強化感染、急診、重癥、檢驗等專科建設,補齊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和實驗室病原識別能力短板。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發熱哨點診室建設。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進一步降低孕產婦、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積極爭創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新增2-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開展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全面發展社區醫院,建成縣域醫療次中心12個。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升基本藥物使用占比,加快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l+ X“用藥模式。
堅持中西醫并重,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擦亮“扁鵲故里·齊魯中醫”金字招牌。
開展控煙限酒行動,修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積極開展無煙單位創建活動。倡導良好飲食風尚,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廣分餐公筷等健康生活方式。 以青少年為重點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干預.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2%。
建設兒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城市,探索實施父母育兒假
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 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發展,支持事業單位和社會力怔提供普惠托育服務,鼓勵幼兒園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探索實施父母育兒假。推進校外活動場所、社區兒童之家建設,加快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
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完善兜底性養老服務設施,實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增建普惠型養老服務設施, 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推進城鄉社區老年助餐場所建設,推動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向家庭延伸。搭建全市統一開放的社會化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創建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于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
加快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鼓勵發展定制化、 智能化老年人產品,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而遇到的困難,構建老年友好社區,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大力發展老年教育、老年體育 、老年旅游等多元服務業態。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引導老年人以志愿服務形式參與鄉村振興、社區治理、公益慈善等。到2025年,75%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老年病專業,社區日間照料設施覆蓋率達到90%以上, 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55%, 實現區縣級失能照護服務機構全覆蓋。
1月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濟南市市長孫述濤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今年,濟南市政府將為市民再辦22件實事。記者了解到,今年要為民所辦的實事包括推行10項交管便民服務新舉措、高標準開工4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小學午間配餐10[詳細]
今天下午,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與出席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經濟界別組委員一起,圍繞“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經濟中心建設”專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討論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濟南市政協主席雷[詳細]
1月12日下午,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來到濟南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濟陽代表團,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詳細]
2021年1月13日,2020年12月濟南市960條道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考核榜公布,高新區、歷下區、歷城區成為2020年12月“道路氣質獎”前三名,其中歷下區綠色路段為最多,達到167條。[詳細]
“今年我們要新建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16處,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50處,農村幸福院1000處。”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民政局局長孫義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民政局將擴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辦養老服務設施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優質養老服務資源。[詳細]
“目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市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等6個中心均已經開工建設,爭取在2到3年的時間建成投入使用。”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會現場,記者采訪到了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據介紹,除了加快公共衛生“六大中心”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