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延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文颯 濟南報道
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現有熱源無法滿足現狀及新增用熱需求,供熱缺口如何補?1月13日,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英接受采訪時給出答案:因地制宜將傳統熱源與新能源相結合,解決濟南市6000萬平方米供熱缺口。
濟南市人大代表潘世英
潘世英介紹,目前濟南能源集團開戶供熱面積為2.78億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區(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高新)開戶供熱面積為2.37億平方米,2020年新增供熱面積2000萬平方米,但仍存在因煤炭指標限量造成無法新上熱源項目、缺少調峰備用熱源系統、外熱入濟推進緩慢等問題。
“采用單一路徑解決供熱缺口已無可能,在充分考慮能源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將傳統熱源與新能源相結合解決我市供熱缺口將是最佳路徑。”為此,潘世英建議選擇蘭炭熱電聯產背壓機組、加大新能源利用解決濟南市近期供熱缺口問題。“建議按照‘先地熱、再電代煤、氣代煤’的原則開展清潔供熱工作。核心區以集中供熱為主,以電代煤、氣代煤解決為輔。新舊動能先行區、濟陽區、章丘區(部分地區)及商河縣地熱資源豐富,采取以地熱方式供熱為主,燃氣鍋爐補充為輔的方式應對熱源不足。”他說。
此外,計劃穩步推進外熱入濟解決中期供熱缺口。初步確定對茌平信發集團熱源側進行改造,并新建長輸供熱管道,經聊城市茌平區、德州市齊河縣、濟南市長清區,將余熱接入濟南市城區供熱管網。試點發展核能供熱解決遠期供熱缺口,建議核能供熱列入濟南市“十四五”規劃,為濟南市遠期供熱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1月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濟南市市長孫述濤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今年,濟南市政府將為市民再辦22件實事。記者了解到,今年要為民所辦的實事包括推行10項交管便民服務新舉措、高標準開工4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小學午間配餐10[詳細]
今天下午,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與出席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經濟界別組委員一起,圍繞“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經濟中心建設”專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討論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濟南市政協主席雷[詳細]
1月12日下午,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來到濟南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濟陽代表團,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詳細]
2021年1月13日,2020年12月濟南市960條道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考核榜公布,高新區、歷下區、歷城區成為2020年12月“道路氣質獎”前三名,其中歷下區綠色路段為最多,達到167條。[詳細]
“今年我們要新建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16處,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50處,農村幸福院1000處。”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民政局局長孫義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民政局將擴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辦養老服務設施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優質養老服務資源。[詳細]
“目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市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等6個中心均已經開工建設,爭取在2到3年的時間建成投入使用。”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會現場,記者采訪到了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據介紹,除了加快公共衛生“六大中心”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