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謝瑋

濟南第10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李賽北完成捐獻。

濟南第10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祁明軒完成捐獻。
4月12日,濟南剛剛實現了第10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4月13日,又傳來好消息,濟南又一例造血干細胞采集捐獻順利完成。這兩位“主角”一位是85后的“兵哥哥”,另一位是在濟南讀書的大四學生。他們的義舉將拯救千里之外病患的生命。
李賽北
戎馬丹心獻熱血英雄本色現泉城
“你正當家中頂梁柱的年紀,卻不幸罹患重病,對此我深表遺憾。能與你配型成功,送你一顆‘生命的種子’,我又感到萬分榮幸。”4月12日,軍人李賽北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他還親筆寫下這封給遠方“陌生人”的信。李賽北成為了濟南市第106例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
現役軍人李賽北是一名來自北京的“85后”小伙。2018年12月,他在北京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今年1月18日,中華骨髓庫的工作人員聯系到李賽北,告知他血樣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相合,并詢問他是否愿意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時,李賽北說感覺自己像中了“大獎”:“入庫才兩年就能碰到幾十萬分之一的概率,真是中大獎了!”李賽北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捐獻。他說,加入中華骨髓庫就是作出了一個鄭重的承諾,履行自己的承諾義不容辭。
李賽北的決定得到了愛人、父母和單位領導的支持。日前,李賽北在濟南市市中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完成了高分辨血樣采集和體檢等流程,各項指標均符合捐獻要求。他的愛人也特意從北京趕來,陪同他完成捐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用自己的一點血去挽救一個瀕危的生命,萬分榮幸、很有意義。”李賽北說。
祁明軒
京哈濟三地紅會同心協力助捐獻
“很幸運,能盡我微薄之力幫助你重獲健康!很驚喜,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有如此奇妙的聯系!”祁明軒在給幫助的患者信中寫道……
其實,這份幸運是與他長期以來的無償獻血這個良好的習慣分不開的。1999年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的他,現為山東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大四學生,如今已考入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研究生。高考結束的那個18歲的暑假,他開始參與無償獻血,現在已累計捐獻全血、血小板次數25次、捐獻量共計50單位。
兩年前,祁明軒在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捐獻血小板,與此同時,他又多抽了兩管血,用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留樣,令他沒想到的是兩年前的留樣真的起了大作用。
2021年2月一個下午,祁明軒突然接到了北京中華骨髓庫的電話,并告知他與一位病人的骨髓配型初步吻合,詢問他是否愿意進行進一步的捐獻工作。“當時我聽完十分激動,立即就同意了。”
祁明軒欣喜之余還是有一點顧慮。“因為我剛結束考研初試,正在準備復試,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而且怕這兩件事有沖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做了詳細安排,在北京、哈爾濱、濟南三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祁明軒順利在哈爾濱完成高分辨檢測,在濟南完成體檢和捐獻。“尤其是在濟南體檢時,因為學校在長清大學城,距離齊魯醫院較遠,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又聯系了長清區紅十字會,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親自開車接送。我相信這份承載著多方努力的愛心,終究會實現它應有的價值。”祁明軒說。
巧合的是,體檢結果與考研復試結果同一天被送到祁明軒手上。“我成功被浙江大學錄取,體檢結果也符合骨髓捐獻的要求,學業有成和幫助他人雙重的喜悅碰撞,構成了我人生路上絢爛的煙花,以此為始,步履不停。”祁明軒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這個身份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號,而是應該將黨的精神內化于心,盡我所能為社會、國家、人民做出一些事情。
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掛出《濟南市市轄區2021年度存量住宅用地情況公示》,對濟南市市轄區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截至2021年3月31日)情況進行公示。[詳細]
“非常想對廣大游客說,我們歡迎大家來打卡,但請不要踩踏我們的草坪……”13日下午,濟南歷下區龍鼎大道最南端、鼎秀花園西側的網紅花海一片熱鬧景象。”(文中王鳳琴、朱孟言均為化名)(濟南時報 記者:孟天宇 實習生:李珊珊)[詳細]
雖然距離玫瑰綻放還有半個月時間,但在平陰縣玫瑰鎮駐地的東方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已是綠草如茵、花開如海,漫山的虞美人、郁金香等爭芳斗艷,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打卡”。[詳細]
4月13日,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使用遠程視頻勘察系統分別對山東福來克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四個事項進行了集中勘察。“云勘察”還實現操作記錄以及數據資料全流程留底,不僅方便數據備查,企業也可隨時隨地查看審批進度。[詳細]
由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和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亞信金融峰會,將于4月16日在濟南拉開帷幕。在金融開放方面,加大外資金融機構引進力度,穩妥推進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打造與我市外向型經濟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詳細]
我市實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1006個貧困村全部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建立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市60.7%的貧困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項目扶貧貸款覆蓋64個貧困村,累計服務貧困戶13871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