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高娜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岳璋 濟南報道
3月4日下午,在全國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槐蔭區在裕園社區開展“融志愿·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推廣活動,為基層文明實踐賦能。
在活動現場,“融志愿·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品牌的發布,標志著示范化、標準化的“融志愿·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服務網點正式在全區推廣。現場的20余只專業志愿服務隊聚焦“五為”,主動對接“服務圈”,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志愿服務項目清單。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文明實踐志愿云平臺,“服務圈”將實現對村和社區的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群眾有認同、愿參與、真受益,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強大合力。
槐蔭區委宣傳部部長徐冬梅在活動上致辭時表示,“融志愿·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品牌,提出了“五融”,即融合、融入、融匯、融暢、融洽。“融合”體現了各志愿服務平臺載體和資源的整合;“融入”體現了志愿服務項目與百姓需求的精準對接;“融匯”表明了兼容并蓄的開放態度;“融暢”體現為民志愿服務過程的暢通協調;“融洽”體現志愿服務效果多方共贏滿意。
徐冬梅說,五融匯聚,體現了志愿服務組織、社會組織、駐濟高校等多方資源的聚合,依托點多面廣、功能齊全的各類文明實踐陣地,推出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便捷高效的志愿服務項目,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不久的將來,槐蔭的居民無需遠行,在家門口便能享受到優質的志愿服務,文明的春風已在槐蔭的千門萬戶中。
近年來,槐蔭區持續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按照“實用、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則,依托各類場所,充實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層陣地,全區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品牌化持續推進,各級各部門單位發揮專業特長,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了一批貼近百姓、貼近生活,接地氣、聚人心的志愿服務項目,讓每一次志愿服務都成為文明實踐的過程,讓群眾在“潤物細無聲”的浸染中享受文明的成果、生活的幸福。
初審編輯:高娜
責任編輯:曹亮
大地春又歸,春雷驚百蟲;萬物生欲動,微雨眾卉新。今日22時44分,大地迎來“驚蟄”節氣。春雷響,萬物長。緊隨雨水節氣而來的驚蟄,呈現的是“一雷驚蟄始”的春光春色,傳遞的是“耕種從此起”的農事物候,喚醒的是蟄伏已久的大地夢想。[詳細]
本周,濟南冷空氣“閃退”,迎來火箭式大升溫。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花粉、楊絮、柳絮漫天飛舞,讓很多人瑟瑟發抖的“過敏季”要開啟“營業”模式了。那么,我們應該做好哪些預防工作,避免被過敏“關照”呢?[詳細]
3月3日,位于北園大街的BRT交通學院站,利用原站臺西側空間新建的站臺已基本成形,站臺兩側的屏蔽門已經安裝就位,地面鋪設正在進行中。[詳細]
3月4日上午, “濟南大觀園非遺傳承基地”正式授牌,基地匯集了三維立體核雕、濟南微雕、銀銅器皿制作技藝、橋氏木作技藝、內畫鼻煙壺、面塑、點茶、喜面鼻煙、古琴修復制作、和圣文刀、濟南老玩具、葫蘆烙畫、鳴蟲點藥、嘉禮堂錦彩等十三家省、市級非遺傳承項目。[詳細]
3月4日,在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濟南靜態交通集團和市中區停車公司聯合市中區交警大隊、濟南港華燃氣、濟南舒洗家公司、樂山社區居委會、化纖社區居委會、花園社區居委會等多家黨建共建單位在市中區樂山小區廣場舉辦“厚植雷鋒精神 匯聚青春力量”主題黨日活動[詳細]
3月4日上午,在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浪潮集團團委積極響應團省委關于“希望小屋”兒童關愛公益活動的號召,組織團員青年代表到濟南市章丘區寧家埠街道中心小學開展“春暖童心 科技校園行”兒童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為孩子們普及科技知識,并走訪希望小屋幫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