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
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區遭遇風雪及寒潮天氣,面對氣溫持續走低,公眾如何呵護健康,安然過冬?濟南疾控為您送上健康提示。

呼吸道傳染病防護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具體包括:
01
“少聚集”
在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乘坐交通工具、去商場、電影院等人群密集場所要規范佩戴口罩。
02
“常通風”
要適時對工作場所和居住場所開窗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開窗通風過程中需要注意保暖。
03
“勤洗手”
注意正確洗手,盡量避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要盡量避免相互接觸。
04
“打疫苗”
及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病毒疫苗等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和有基礎病的人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流感疫苗在整個流行季節接種均能提高抵抗能力。
05
“強監測”
加強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要及時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帶病上班、上學。必要時要及時就醫治療。

慢性病防護
寒冷天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發時期。氣溫驟降,全身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將劇烈收縮,神經內分泌激素也容易異常分泌,加重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頸部及頭部血管首當其沖,嚴重者可能誘發大血管斑塊脫落,導致腦梗死;同時,寒冷時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心腦血管健康?
01
“保暖有措施”
根據天氣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低溫天氣盡量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如果需要外出,盡量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等,做好對頭部、面部和手部的保暖,避免從溫度高的室內突然進入非常寒冷的室外,減少體感溫度的急劇變化。
02
“監測要定期”
居家期間,應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必須杜絕“有癥狀時服藥,沒有不舒服時就自行停藥”的誤區。不規律的服藥可能更容易誘發心肌缺血、腦血管病等疾病。重視胸悶胸痛、劇烈頭痛、口角歪斜、視物不清、失語、肢體麻木等先兆癥狀,如有這些癥狀時及時就診。
03
“生活有規律”
日常生活,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晨起床時,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群,動作應適當慢一點,不要驟然起身。保持情緒穩定,心態平和,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引發心血管疾病。
04
“膳食要合理”
注意平衡膳食,谷類為主,食物多樣。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和奶類,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冬天多吃溫熱食物,最好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05
“運動要適量”
如果天氣特別寒冷,建議進行一些室內運動。如果進行室外活動,要選擇一些中等或低強度運動,不宜過于激烈,活動量也應適量。活動時間最好選擇溫度相對較高的時間,盡量避免在氣溫較低的清晨、傍晚進行鍛煉。
預防意外跌倒傷害
冬季雨雪天氣路面濕滑,無論是步行還是騎車,都容易摔倒跌傷造成骨折。雨雪天氣出行,應小步試探性地往前行走,步子不可邁得過大。兩只腳都不要離開地面,呈外八字形向前慢慢滑動走路,特別是腳后跟不要抬起,同時,身體的重心要放低。摔倒時盡量不要用手扶地。如果出現外傷、下肢麻木等情況應保持原地不動,立即撥打120到醫院就診。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應減少戶外活動,如果一定要出門,建議走路面干凈、積雪較少的道路,如果必經之路上地面濕滑,可以使用拐杖和助行器。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廚房燃氣灶使用后,注意隨手關閉灶前閥。家庭采用燃煤取暖,一定注意保持通風。睡前檢查煤爐、炭火等是否關火,門窗是否打開,排煙是否通暢。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浴室門窗不緊閉,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休息,防止一氧化碳積聚車內導致中毒。定期檢查燃氣管道和閥門,須做到人走閥關。有條件者,可于家中安裝報警器、滅火設備和逃生裝備等。
原標題:寒潮來臨,濟南疾控這份健康提示請查收!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