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報道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1月9日上午,濟南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在雪野湖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5名優秀青少年提案人代表受邀列席會議。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張皓兮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她帶來的提案是有關優化地鐵站周邊非機動車輛停放環境的建議。
近年來,國務院批準通過了《關于印發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的通知》,正式批準濟南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濟南市民期盼已久的城市地鐵夢終于實現。地鐵的建設與投入運行很大程度上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與此同時,地鐵站周邊非機動車輛亂停亂放、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等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影響了泉城市容市貌美好城市環境。
張皓兮提到,目前地鐵站周圍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堵塞問題嚴重,慢行交通系統秩序混亂。流動攤販在地鐵口附近經營,占用人行道、綠化帶,影響城市文明形象。地鐵站周圍“僵尸車”現象,占用停車位問題突出。
根據前期調查,張皓兮發現引發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包括車輛停放量與非機動車停車場配套建設供需失衡。地鐵站周邊針對流動攤販的管理機制缺乏。市民在地鐵站停放非機動車成本過低。
張皓兮建議,相關部門對當前濟南市所有地鐵站周邊的車輛停放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按照站臺建設規模、客流量密度、周邊運營環境等情況實行重點與日常治理分類管理。
此外,可根據摸排情況,規劃開發重點站臺周邊可利用空間,改、擴建用于非機動車停車棚,完善停車標示牌導引功能,以滿足市民停車需求。
“通過免費和梯度收費、罰款等方式引導市民合理規劃停車時長。”張皓兮提議,通過加大宣傳文明停車理念,提升市民停放非機動車的規范意識;落實管理力量,引導市民有序停放;與相關部門建立管理機制,及時清理過量的車輛。
此外,可通過與公交部門加強聯動,合理規劃地鐵站口與公交站臺無縫接駁,從市民出行換乘源頭上減少地鐵站周邊的非機動車停放數量。
運用智慧化手段,提高停放地鐵站周邊“僵尸車”管理水平。與交通部門、公共自行車經營單位實現大數據平臺對接,通過掃描電動車、三輪車車牌號和公共自行車二維碼通知車主和單位及時將車輛轉移,詳細標注超時罰款金額,以作警示。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