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曹亮

部分快遞企業春節“不打烊”。

各大商超客流進入“春節狀態”。
每年臨近春節,服務業、制造業的部分崗位會因員工返鄉等原因,出現季節性用工短缺。據央視財經報道,受消費需求激增影響,服務業部分崗位薪酬水漲船高。
連日來,濟南日報記者走訪了家政、餐飲、快遞等服務業以及組裝、質檢等制造業的招工市場,了解春節期間的人員配備、薪資水平等情況。

家政服務人員加強日常培訓。
為“留人”紛紛出招
1月21日中午,走進槐蔭區某商場,“新年快樂”的大紅色心形氣球為即將到來的春節營造出濃濃的喜慶氛圍。不少餐飲店的門前,顧客正在排隊。
12點30分左右,某餐廳門口的搖鈴一響,服務員曉軍急忙走上前,“歡迎光臨,請問您幾位?”他根據顧客的答復,安排就座。曉軍主要負責餐廳前廳的接待、服務、傳菜等工作,他正在考慮過年是否在崗,因為春節期間薪資翻倍,漲到了每天240元,“放假在家也是躺平,還不如在崗多掙點錢”。
從業多年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師張大姐,也準備在龍年春節堅守崗位,“我的服務對象多是一些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即便是過年,他們也離不了人。平時薪資是8000元/月左右,過年這個月能到上萬元,還有500元的留崗補助。”張大姐說,行業內針對服務師的技能有級別劃分,“不只是照護老人的生活起居,熟練康復護理等服務的家政人員在春節期間很‘吃香’。”
某家政公司高級管家張俊健介紹,“這個節日是我們最忙的時候。除了春節來臨之前的采購物資、家庭收納、烹飪清潔等常規家務,還要準備元宵節前的出行安排、組織聚會、制訂旅行計劃、醫療護理等。”他說,每年春節期間的薪資都在10000元以上,另外還有雇主給的紅包。
部分行業熱招春節兼職崗
“一到春節,快遞、送貨同樣是熱門崗位。最近這幾年的春節,我很少休假。”22日早上8點多,一位大潤發送貨員在超市周邊忙著搬運貨物。他說,多勞多得,掙多掙少看個人勤不勤快,“一般來說,日跑35單月入6000元,日跑45單8000元,日跑55單10000元左右。”
“我們春節期間的工資能到7000元左右。”23日下午兩點多,電話接通后,圓通快遞黃崗小區快遞點負責人李克剛向應聘者介紹著業務情況,“沒有無責任底薪,公司按績效考核,8毛錢1個件,一般來說,每個快遞員一天能送七八百個件。”
李克剛介紹,出于業務擴展的需要,公司要招收一些快遞員,來面試和打電話咨詢的應聘者不少,到位的只有幾個人。招聘條件限定了年齡20周歲至40周歲,但對學歷要求不高。“也就是中專或者初中學歷”,他說,這樣的要求在當下幾乎就是不設門檻的。
記者又來到一家快遞公司,在一個4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內,一側圈出幾個小房間作為行政人員的辦公室以及休息室,“春節期間缺人手年年存在。”一位正在忙碌的快遞員說,業務員流動非常頻繁,儲備人手是必須要做的,要不忙不過來。同樣忙碌的還有一支兼職隊伍。大學生張瀟準備應聘冰雪時光春節期間的“奶茶師”崗位,主要負責門店運營所需物料的準備,前臺收銀、茶飲調制、物品日常規整以及突發事件處理等工作。張瀟介紹,她的同學被分到了芙蓉街一家門店,崗位是奶茶店員,“需要工作人員穿上波波熊的衣服宣傳產品。”就薪資來說,兩種崗位都是16元小時。
記者走訪部分中介公司發現,針對春節推出的兼職不在少數。站前街招聘一名切菜工5500元至6000元;清源路某酒店招聘寒假工補充服務員崗位,薪資5000元,離職時間需在正月十五以后;美甲、美體等美容機構招北京、上海等地返濟過年的美容技師,每天187元至221元,外加春節留崗補貼……

春節期間的“奶茶師”兼職崗頗受年輕人的喜愛。
技術和研發型人才需求凸顯
為了應對春節期間部分崗位因為員工返鄉導致季節性用工短缺,部分制造業企業也推出了臨時工、小時工等靈活就業崗位。
22日下午,記者來到歷下區姚家街道一家人力資源公司,人事主管孟先生介紹,目前在招募的崗位主要是組裝工、包裝工、品檢員,為了補上員工返鄉的空缺,推出350元/天的臨時工崗位。
下午3點,在歷下區龍洞街道一家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內,部分應聘者正在應聘普通操作工,應聘現場標明“8k+當天入職”。一位工作人員說,因春節返鄉、人員調崗等原因出現的崗位空缺,主要集中在質檢工、倉管工、巡檢工等,“不過,公司內很多人留崗的積極性也很高,我們針對‘夫妻工’專門安排了住宿和薪資補貼。”
應聘現場一位李姓負責人稱,不管是春節還是平時,最緊缺的員工類型中,還是一線工人、技術人員、研發人員占比最高。一方面企業出現“普工荒”,勞動密集型行業進入門檻低、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薪資水平一般,導致應聘人員較少。另一方面,企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制造的推廣對技術水平的要求提升,需要大量技術和研發型人才,而勞動市場上實操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往往供不應求……此類現象在春節期間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倒逼企業建立合理薪酬制度
“不管是服務業還是制造業,春節期間用工出現“高薪局”,其實是在倒逼企業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在用工過程中適當給予相應補貼,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某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張瑤介紹,在企業層面,應積極發揮用工主體作用,完善勞動保障制度,督促企業內部規范用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暢通職工維權渠道,積極營造良好有序的勞動用工環境。
另外,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建議,試水“共享員工”新模式,引導暫時業務減少、員工富余的服務業企業,向有用工需求的制造業企業協議派遣員工。另外,積極打通跨區域社保、醫保轉移續接的壁壘,簡化辦理手續,進一步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權益,確保用工穩定。
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