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童童
時代浩蕩如潮,在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動能”儼然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升級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能力的關鍵“利器”。近年來,在數字城市建設這條新賽道上,各地于激流中競速,各顯其能,各展所長。
在此番大潮之中,濟南正穩步走在前列、贏得先機。
不久前,《“萬億俱樂部”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指數報告2023》發布,濟南繼取得“入列數字生態指數全國十強”等成績之后,又成功躋身“萬億”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指數十強,并入選“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演化典型實踐案例”。
比這個喜訊更讓人欣慰的是,和很多同類型城市相比,濟南在數據要素充沛性、政府信息公開率等指標方面也“遙遙領先”。
追溯造就這份好成績的原因,這座城市在數字濟南建設方面的持續發力躍然之上。在數字濟南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數字動能”愈發澎湃的進程中,關于城市治理和服務的巨大變革悄然發生,潤物無聲般影響著城市里的每個人。
溯源“制勝之鑰”
第一次打開濟南市大數據局官網,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和大部分官網‘畫風’明顯不同”。
這份不同,主要在于其官網頂端時刻顯示并更新著濟南市大數據平臺數據開放總量以及部門、數據集、接口、文件、訪問量、下載量等一系列子項的實時數據,盡顯科技感和現代感。
而這份獨特的“畫風”只是表象,表象背后,濟南數據資源的集納、應用水平和充沛度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據官方統計,濟南已開放15個區縣(功能區)、54個部門、23個企事業單位的23.1億條數據、899條數據接口、60個創新應用。
更讓人驚喜的是,濟南開展了全量數據匯聚,基本建成了上下級聯、左右互通、高速連接、智能分發的一體化大數據平臺,開展全市數據資源調查研究,匯聚數據資源116.7億條。
這個成績堪稱基礎厚實、優勢明顯,是濟南在激烈的競爭中躍然而出的“制勝之鑰”。
在“數據要素充沛性”方面,濟南表現優秀,總體排在北京市、廣州市、深圳市、上海市之后,位居第五位,特別是在“政府信息公開率”上,濟南更是遠遠領先。和省內城市相比,濟南在“數據要素充沛性”“治理技術先進性”“治理創新突破性”3個維度上處于優勢地位。
高擎“數字之帆”
萬事萬物都不是孤立的,往往互相聯系、彼此因果。如果以濟南躋身“萬億”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指數十強為“果”,那“因”應是這座城市近年來不懈推動數字濟南建設的鼎力之舉。
2022年9月,數字濟南建設推進大會引發各界高度關注。這場“萬人大會”的召開,也向外界宣示著數字濟南建設已成為新一屆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成為強省會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濟南作出了“一年夯實基礎、兩年重點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領”的數字濟南建設工作部署,提出了“打造全省領跑、全國一流的數字城市,率先建成數字先鋒城市”的目標。
高標準成立數字濟南建設領導小組和7個工作專班,構建起數字濟南建設“1+4+N”總體框架體系,一體推進數字機關、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此后,市政府報告等眾多事關濟南經濟社會發展大事的綱領性文件中,都圍繞數字濟南建設、數字化轉型著墨頗多;繼2023年7月召開數字濟南建設重點突破大會,提出著力在系統重構、產業升級等5個方面實現重點突破之后,又將2024年確定為數字濟南建設“全面提升年”……濟南在數字建設領域邁出的每一步,都堪稱扎實有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4+N”建設體系全面成型;基本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數據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以第一名的位次獲得2022年度國務院“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市”督查激勵;大數據產業試點示范項目、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建5G基站設施等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回首數字濟南建設的這一路,這座城步履鏗鏘、更收獲滿滿。此番濟南躋身“萬億”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指數十強并入選“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演化典型實踐案例”,讓人雖感驚喜卻并不意外。
發力“數智之治”
視線投向“數字治理”這一領域,當有了數字的加持,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就迎來了更有力的賦能。治理和服務效能、準度、溫度的大幅提高也就有了更好的基礎。
濟南就是如此。
例如,隨著數字濟南建設的持續推進、數字治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在濟南,通過移動端提供政務服務的水平不斷提高,通過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業務全鏈條掌上辦理,濟南有95%以上的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了當日辦結,每年減少辦事企業和群眾跑腿252萬人次,節約企業和群眾跑腿成本5.04億元,減少申請資料345.6萬份,節約紙張成本172.8萬元。
再例如,在數字化轉型漸趨深入的進程中,“無證明城市”的建設進展飛速,濟南累計發布“用證”事項清單5批、電子證照證明“用證”事項14798個,免費發放67萬枚電子印章,依法取消各類證明事項150項,實現118項高頻電子證照證明場景應用,11831項事項實現證照證明“免提交”,減少申請材料2000余項,審批環節時限縮短70%,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60%以上,大力度的“減證便民、無證利民”讓治理和服務更具溫度。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事例不斷涌現的背后,城市治理和服務的巨大變革在眾多領域悄然發生、惠及萬眾。置身其中、共享其成,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濟南數字底座構筑整體智治新圖景”被列入“城市數字治理生態演化典型實踐案例”。
發展,往往以諸多關鍵事項為刻度標記。磅礴的數字濟南建設進程所催生的經濟社會向好之變、城市治理能力之優,注定將成為這座省會城市行進歷程中的重要發展刻度。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