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2024年過半之際,濟南市天橋區定了個“小目標”。
6月29日,中國共產黨濟南市天橋區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舉行,旗幟鮮明提出到2027年經濟總量實現千億規模。
在濟南區縣“實力排行榜”中,天橋經濟總量一直處于中等偏上位置。2023年,以765.6億的規模位居第8位。
從現在到2027年年末,還有3年半時間,要實現經濟總量近250億的增長,挑戰不可謂不大。
天橋的這個“小目標”,能實現嗎?
01
越來越多的城區正加速躋身“千億俱樂部”。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有13個城區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千億城區”總數達149個。其中,“3千億城區”14個,“2千億城區”35個。
這些城區站在了全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前列,也是區域競爭中的佼佼者。
某種程度上,“千億”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城區綜合實力的“分水嶺”。就像有專家說的,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就意味著區域經濟在高原上樹起了標桿。
目光放到濟南,2023年共有6個區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元。歷下區是唯一的兩千億城區,之后分別為高新區、市中區、 歷城區、章丘區和萊蕪區。其中,萊蕪區是首次突破千億。
天橋區以765.6億的規模位居第8位,與第7名的槐蔭區(801.8億元)同時被視為進軍千億的“種子選手”。
但坦白講,這樣的排名與天橋區的實際并不相符。作為濟南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優良的工業基礎和發達的商貿文明讓天橋擁有著輝煌的過去。
同時,天橋區還是濟南唯一一個地跨黃河兩岸的中心城區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的重要一極,伴隨著濟南步入黃河時代和起步區的迅速發展,這里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
天橋,理應在高質量發展的區域格局中站上更高點位、發揮更大作用。
此次,天橋區喊出“破千億”的口號,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城區,“急”了。
02
關鍵是,“千億強區”的目標好實現嗎?
僅從數據上看,天橋區要用接下來3年半的時間實現近250億的增長,確實存在壓力。但是,北緯君了解到一組數據,在2020至2023的3年間,天橋區地區生產總值接連跨過了2個百億級臺階,由541.25億元增長到了765.58億元,增量超過了250億元。
這也意味著,如果天橋區能夠保持當前的增速,“小目標”就沒太大問題。
我相信,提出這樣的發展目標,天橋區一定是經過了慎重的考量和充分的調研。但是大家都知道,經濟形勢錯綜復雜,誰也無法保證前進的道路是一帆風順。
所以,千億目標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 “自我加壓”,是為了加快高質量發展敢于“背水一戰”的魄力和勇氣。
經濟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想實現新突破就必須要有這樣的魄力。
佩服天橋的這份魄力、勇氣。
03
魄力背后,當然得有底氣。
天橋的底氣,在于天時——
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強省會戰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一系列重大機遇讓天橋區擁有著加速發展的潛力。特別是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讓濟南加速邁入黃河時代,也打開了天橋區發展的無限空間。
天橋的底氣,在于地利——
天橋全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范圍內,85%以上的面積在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范圍內,是上述兩大國家戰略交匯的疊加地,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天橋的底氣,在于人和——
天橋曾經總結了8個字的天橋精神,即開放、包容、誠信、圖強”,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天橋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發展之路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加快建設千億級現代化強區”,正是天橋區“圖強”精神的表現。
實際上,天橋區的底氣還有更多。
比如,這里經濟發展的持續向好。2023年天橋區GDP增速達6.3%,而按照天橋區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增長目標為6.5%。
比如,這里科創活力迸發,科技成果轉化量全市領先,片區內擁有豐富的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等科研資源。
比如,這里現代產業發達,擁有著新材料、智能制造、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形成了黃河南北“雙核引領、兩岸齊飛”的園區發展新格局。
總之一句話,天橋的底氣很足。
04
接下來,怎么干?
天橋區的這次全會圈了幾個重點:
把推進城市更新作為首要任務、把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最厚底蘊、把推進改革開放作為關鍵一招、把推進品質提升作為最大需求、把做好安全穩定作為最終底線、把做實招商引資作為最大突破、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最強保障。
這里單說一下城市更新。
有這樣一組數據——舊廠區、舊市場,以及舊住區、舊村莊等占到了天橋轄區面積近二分之一,數量及規模居全市最大。因此,天橋是濟南城市更新的主戰場。
體量大意味著任務艱巨,但也意味著潛力巨大。這些城市更新項目,可以釋放出大量城市稀缺土地空間。有空間就有資源,目前,天橋區也是濟南市區內極少的有發展空間的城區,這是支撐GDP過千億的難得資源。
近年來,在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天橋區制定城市更新五年推進計劃,將城市更新與產業發展、城市品質、民生提升以及歷史保護相結合,使之釋放出了全新動能。
比如,丁太魯新徐項目作為黃河流域的自然生態廊道和沿岸重要景觀帶,將以黃河文化為核心內容,傾力打造黃河主題文化商街、藝術中心、文體中心、康養中心和商務辦公中心以及文化酒店,構建集文化、旅游、醫療、教育、商務、公園等為一體的宜居、宜學、宜養、宜游的理想人居新標桿。王爐北辛項目將堅持“為人民設計城市”的理念,突出“以綠筑城”營造藍綠環繞新城境、“以產創城”塑造產業人居新體驗、“以樂興城”打造多維節點新生活,在全面提升區域品質的基礎上,打造以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為主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推動產城融合、產城共興。
把獨特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成就發展成果,就是接下來天橋努力的方向。
05
202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濟南市天橋區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明確了“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戰略定位。
而今,在這一戰略定位下的階段性具體目標更加明確,路徑也愈發清晰。
對于天橋來說,2027年進入千億級強區,這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必勝之仗。
有魄力、有底氣,有思路、有干勁,未來就大有可為。(觀濟南)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