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
濟南這個區,讓人刮目相看。
《正和島》有個判斷,在新一輪城市實力比拼中,工業、制造業日益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變量。
7月10日,山東發布了一份重要名單。直接說,這份名單相當于全省各地工業實力大比拼。
來源是很權威的,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財政廳共同發布。這份《2023年度山東省工業強縣名單》顯示,濟南市歷城區、東營市河口區、濱州市博興縣、濟寧市任城區、青島市平度市、濰坊市高密市、煙臺市招遠市、日照市嵐山區、菏澤市曹縣、聊城市茌平區等10個縣(市、區)被確定為2023年度工業強縣。我在這份名單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歷城區。
請注意,歷城是濟南全市唯一榮獲2023年度“山東省工業強縣”稱號的區縣。
為什么是歷城?
歷城經受住了轉型升級考驗。
《學習時報》刊發過歷城區委書記張軍的一篇署名文章。
文章披露,歷城區曾經是濟南乃至山東的重要工業基地,傳統工業GDP占比在2004年時高達61.8%。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全面實施,轄區內89家傳統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全區面臨著實體經濟“空心化”的風險,亟需轉型升級。
歷城的對策是,馳而不息推進“工業強區”戰略。
具體來看,對標省市“十強產業”,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航空航天、貿易物流、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全力構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鏈條完備、集約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工業經濟發展實現高位增長。
數據最有力量。
2023年,歷城區416家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超13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四年實現雙位數增長;128個工業項目和76個技改項目順利推進,全年完成工業投資79.33億元,同比增長21.3%,完成技改投資42.17億元,同比增長22%,成功獲得山東省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區、濟南市“推動技改投資表現突出區”榮譽稱號。
其一,馳而不息工業強區,動能轉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歷城區出臺了《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第一,產業要迭代升級,要構建“四大主導產業”。
分別為,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貿易物流、新興服務業。
第二,實施“三大攻堅行動”。
載體建設:打造了濟南臨港國際智能制造產業園、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智薈瓴智造科技城、濟南生物醫藥港、國際生命科學創新中心等眾多產業載體;
招商引資:招引落地岱微電子、南砂晶圓、鐳神智能、坤力疫苗、貝海生物、邦德激光、卡特加特等一大批新興產業龍頭;
產業培育:初步形成碳化硅生產、芯片設計制造、視覺圖偵傳感、光纖雷達和特種傳感等多鏈條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
努力,肯定是有收獲的。
數字經濟全面起勢,引進超越科技、鐳神智能等50多家頭部企業,全區數字經濟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增長30%以上;
生物醫藥不斷壯大,全力構建“一院三區”產業發展格局,齊魯制藥、宏濟堂、漱玉平民等本土龍頭企業不斷做強,濟南生物醫藥港開園,山東國藥器械等20個優質項目簽約入駐,生物醫藥市場主體達到1173家,年產值超過11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高端裝備再賦新能,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徑(17.5米)泥水平衡盾構機“山河號”順利下線,邦德激光全球總部基地等一批優質制造業項目落地建設,軌道交通、激光裝備、智能傳感器、光伏電力、汽車制造等先進制造業領域實現新發展,高端裝備工業總產值增長25%以上。
其二,馳而不息壯大實體,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超1300億元。
說一千道一萬,企業與城市都在同一條船上。
歷城清楚,如果企業“小身板”變成“大塊頭”了,城市的實力肯定也強了。
歷城在企業培育、政策支撐上下了大工夫。
效果,是看得見的。
2023年,歷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至416家,規上工業總產值規模達到1300億元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406億元,增加值增速達到24%,工業經濟體量位居濟南市主城區第一名。
今年,歷城區107家企業成功獲評2024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企業數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94.5%。
歷城清楚,要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轉變,“大塊頭”還要變成“強塊頭”。
于是,制定出臺《歷城區關于加快促進先進制造業強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從企業提檔發展、改造創新、兩化融合等七大類18個方面對企業進行引導扶持,有力促進了齊魯制藥、力諾集團、宏濟堂、百昌汽車零部件等重點企業提檔升級,實現了工業經濟連續多年穩定增長。
其三,馳而不息項目提速,創新“全閉環”項目推進工作機制。
不抓落實,千忙萬忙是瞎忙,千招萬招是空招,千條萬條是白條。
濟南把2024年確立為“項目深化年”。
歷城區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創新“全閉環”項目推進工作機制。
實行清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動態化督導,圍繞“項目招引、工程審批、開工建設、竣工驗收”四個關鍵不斷強化要素保障,系統集成、協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100項高頻事項“極簡”審批,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到99%以上。
在濟南全市率先開展項目先期聯合驗收。建立重點調度、全程跟蹤、專班服務工作體系,實現“一業一證”“一鏈辦理”和企業開辦“半日辦結”。
2023年,歷城區承辦全省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中交智慧產業園、濟南軌道交通產業園等103個工業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實現年度工業投資近80億元。
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