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曹亮
2024年9月21日,第一屆空天信息技術大會在山東省濟南市開幕。大會以“匯智空天,賦能未來”為主題,面向數字經濟發展新需求,共商空天信息技術創新,構建全鏈條全方位資源要素,探索空天信息產業新模式,培育空天信息新質生產力。來自全國近百家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及行業部門的1200余名空天信息領域專家學者參會。
大會現場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劉強,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陳英,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陸建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分別作大會開幕式致辭。
劉強說,空天信息作為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的前沿科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戰略支撐。近年來,濟南市始終高度重視空天信息產業的發展,一體推進空天信息各領域深度融合、協同創新,努力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他表示,濟南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各方面的戰略協作,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拓展等方面強化政策供給,跟進抓好各項成果的落地轉化和服務保障,努力打造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陳英強調,空天信息技術是邁入全互聯時代涌現的前沿新興技術,是支撐產業和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基礎,更是引領全球經濟發展主線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他介紹了中國電子學會空天信息分會成立的背景,希望分會后續準確把握技術發展前沿,研判趨勢、匯聚力量、搭建平臺,服務和保障空天信息技術創新、產業鏈應用延伸、人才梯隊建設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健康、高質量發展。
陸建華表示,當前空天信息技術和產業呈現迅速增長的趨勢,同時也面臨頂層設計、創新發展、數字經濟轉型、產業鏈延伸、人員梯隊建設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具有強勁的發展需求,亟需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深度學術交流平臺,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他期待大會能夠產生更多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成果,為推動我國空天信息技術的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吳一戎說,我國近年來在航空航天、衛星導航、地理信息、遙感監測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以通信、導航和遙感為核心的空天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迫切需要面向空天信息科技前沿、整合國內資源、建立前沿技術交流及信息共享平臺、推動空天信息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本次大會聚集全國空天信息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討前沿問題、分享科研成果,必將為空天信息領域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
會議期間,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付琨研究員團隊聯合鵬城實驗室,正式發布自主研制的百億級遙感解譯基礎模型——“空天·靈眸”3.0版,這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百億參數級空天一體遙感解譯基礎模型。在技術創新方面,為有效突破遙感模型推理的性能和速度瓶頸,聯合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套基于熱傳導的內核工作架構,大幅提升模型推理速度,計算速度較傳統結構模型提升2.4倍以上。該模型目前已表現出極為優秀的泛化解譯性能,可完成多種類型的復雜任務,如數據處理解譯方面,在可見光、合成孔徑雷達、熱紅外、多光譜等多傳感器衛星數據基礎上,拓展至航空遙感飛機、無人機等不同航空平臺觀測數據的自動化、高精度解譯處理。目前該模型在覆蓋場景分類、目標檢測、語義分割、變化檢測等6大類任務的23個國際基準數據集上測試,較比當前的主流模型,精度平均提升4%至10%,指標均達到領先水平,并已在應急、國土、海洋、住建等多個行業部署試運行,特別是在最具挑戰性的復雜要素精細分類、運動小目標連續跟蹤等任務上性能卓越,為天臨空地一體化應用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開幕式上還發布了“北斗精準導航與高分遙感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在“北斗星動能”科技示范工程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等10余家單位聯合研制,是面向北斗與遙感綜合集成、服務應用的精準時空數據服務平臺,通過跨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堅持應用場景驅動,打通“定位-導航-控制-作業”以及“觀測-反演-模型-決策”兩個技術鏈條,形成北斗高精度高可信定位、遙感數據立方體和信息立方體服務能力,可為用戶按需提供多樣性北斗與遙感創新集成服務。
中國電子學會空天信息分會正式成立
開幕式期間,中國電子學會空天信息分會正式揭牌宣告成立。該分會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金亞秋、尹浩等15位院士推薦,于2023年12月經中國電子學會十屆十八次理事會議審議批復通過,將服務和促進空天信息技術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打造空天信息技術公共學術平臺。
“空天信息十大前沿問題”全球征集活動正式啟動
“空天信息十大前沿問題”全球征集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科學》出版社聯合倡議并發起,號召全球空天信息領域的學術界、科研界、教育界、產業界共同攜手,通過開放的形式、自由的探討,廣泛征集能夠為空天信息科技研究提供指引,影響支撐未來空天信息科技發展的前沿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征集結果預計于2025年在《科學》期刊上正式發布。
濟南空天信息山東省實驗室正式成立
濟南空天信息山東省實驗室正式揭牌宣告成立。該實驗室由濟南市人民政府發起,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學參與建設,依托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運行,以打造高能級應用研究和產業孵化平臺為目標,重點聚焦下一代空天信息新理論、空天平臺與先進載荷制造、空天裝備關鍵材料和器件、低空監測與綜合服務、時空信息智能應用與服務等五大方向,提升全省乃至國家空天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水平,培育空天信息新質生產力。
大會舉行空天信息領域科技期刊突出貢獻人物頒獎活動。蔡新霞等13人獲評突出貢獻編委,蹇木偉等12人獲評先進審稿人,裴為華等學者的14篇論文獲評高影響力論文。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濟南市空天產業金融服務生態圈啟動儀式、濟南市空天產業基金群啟動儀式、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簽約等。這是山東省濟南市為響應空天信息新質生產力發展號召采取的一系列重要舉措,旨在為空天信息產業發展強化組織保障和資源要素,為空天信息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提供強有力資金支持,共同推動我國空天信息產業創新發展。
本次大會為期2天。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勝利主持大會特邀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羅毅、中國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付琨研究員分別作《高速光電子器件是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淺談低空經濟》《空天地未來通信使能技術》《空天·靈眸遙感解譯基礎模型新進展及應用》報告。此外,大會還設置12個主題分會場,涵蓋通信、導航、遙感、大數據應用、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各領域。空天信息成果展同期舉辦。
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山東省科技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學會空天信息分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復旦大學承辦,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共同承辦。由山東大學、浙江東方紅航天大數據研究院、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學等38家單位聯合協辦。根據大會組委會討論決定,將建立長效機制,定期舉辦空天信息技術大會,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空天信息領域高端交流平臺,在空天信息領域發揮品牌引領作用。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曹亮
9月20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國·濟南第二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給予海內外人才“全城禮遇、全程優待、全成服務”?,F場求職者熱情高漲,2000余家用人單位集中參會,3萬余個優質職位虛位以待,充分顯示出濟南對海內外人才的吸引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