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肖陽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記者 魏俊怡 實習生 孟瀟南 通訊員 張承志 孫宵宵 濟南報道
今年5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為深入貫徹落實民法典精神,切實提升工作人員法治素養,推動民法典與流浪乞討救助工作深度融合,近日,平陰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以“與法相伴 ‘典’亮人生” 為主題的宣傳培訓活動,通過動員部署、專題培訓等方式,在單位掀起學法、用法、守法的熱潮,為提升救助服務水平注入法治動能。
活動伊始,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首先召開了民法典學習宣傳動員會。蘇紅其強調,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不僅是保障人民權益的宣言書,更是我們民政救助工作的行動指南,對保障弱勢群體權益、規范救助服務流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全體工作人員要深刻領會民法典中關于人格權保護、救助義務履行等條款的內涵,切實將法律精神轉化為服務弱勢群體的實際行動。會議要求工作人員結合救助工作實際,細化普法宣傳措施,確保民法典在救助領域落地生根。
為強化學習實效,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特別開展了民法典專題培訓學習,重點圍繞民法典中“臨時監護制度”“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等與救助工作密切相關的條款進行解讀,通過典型案例剖析,深入講解如何依法履行救助職責、規范服務流程、規避法律風險。要求以民法典為指引,做好權益保障,規范工作流程,加強聯動協作,共同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
為進一步營造學法用法氛圍,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通過電子屏播放民法典宣傳標語、在救助站內設置宣傳欄,用通俗語言向服務人員和受助群眾講解婚姻家庭、贍養扶養等法律知識。
“民法典的實施為救助工作賦予了更深刻的法律意義。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法律學習成果轉化為扶弱助困的實際行動,在服務中融入關懷,讓受助群眾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共同營造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單位負責人蘇紅其表示。未來,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將繼續踐行“法治為民”理念,切實將法治思維融入救助工作全過程,以高質量普法宣傳推動救助服務提質增效,為建設有溫度、有力度、有法度的救助服務體系提供堅實保障。
初審編輯:肖陽
責任編輯:張帆
5月21日上午,2025年中國技協全國職工焊接職業技能競賽在山東華昱壓力容器股份有限公司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