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孟彤暉
3月5日,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在京滬會客廳舉行“齊魯門戶,醫養之都”槐蔭區健康驛站發布儀式,首批65個“健康驛站”面向社會公布。在槐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下,百余支志愿服務隊伍、上千名志愿者將為群眾提供“零距離”義務診療服務、健康生活指導,讓市民朋友在家門口就能為健康“充值”、為身體“加油”。
本次發布的65個健康驛站涵蓋醫療健康、陽光健身、科普養生等多個類別,將緊貼群眾需求,為市民提供百余項志愿服務項目。針對普通群眾、兒童、老年人、慢病患者的不同需求,21個醫療健康類健康驛站將提供家庭醫生簽約、健康知識講座、義診、健康指導等30項服務;為方便居民戶外健身,14個陽光健身類健康驛站將為居民開設太極拳、空竹、健身舞、健身氣功等課程;為滿足居民醫學保健、膳食營養、心理咨詢等需求,30個科普養生類健康驛站將送課進社區,為轄區近十萬居民提供近400場健康科普課程。
“我們將始終心系兒童健康成長,開展好兒童健康知識講座、心理疏導沙龍、肢殘兒童輪椅捐贈、特殊兒童親子融合活動等服務項目,為孩子提供優質健康服務。”齊魯兒童醫院康復中心負責人表示,作為首批“健康驛站”代表,將不斷拓寬志愿服務內容,讓市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健康福利”。
在興福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少老人正排隊進行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家庭醫生郜文超大夫上門為慢病患者莊素梅送去體檢報告,結合體檢結果對老人日常用藥、飲食起居等注意事項進行指導,還幫老人整理了醫藥箱。在興福街道,像莊素梅一樣的慢病患者有近3500名,社區8個家庭醫生團隊每季度對患者進行回訪,提供連續、免費的健康管理服務。
當前,槐蔭區以“五興”促西興,以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五大主戰場”為載體,打造“齊魯門戶,醫養之都”,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積極融入健康中國建設。每一次志愿服務都是一次文明實踐的過程,“健康驛站”既是傳承雷鋒精神、樹立時代新風的具體體現,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聚合文明合力的重要舉措,為“齊魯門戶、醫養之都”建設貢獻志愿服務力量。
65個“健康驛站”僅僅是個開始,下一步,槐蔭區將以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倡樹健康生活方式為落腳點,繼續整合資源,開放更多“健康驛站”,不斷豐富服務項目,為群眾提供多元化健康服務。(完)
3月6日上午,濟南人才市場在濟南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舉辦節后首場現場招聘會(9:00-12:00),20家企業攜帶500余個就業崗位現場招賢納士。為保障企業復工達產用工需求,促進高校畢業生等各類求職人員盡快實現就業,根據省人社廳相關工作要求,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和我市求職[詳細]
寬敞的經十東路在胡山大街路口向東恢復了G309的身份,由八車道變為四車道;由章丘區臺頭村進入淄博市境內,G309仍為四車道。從近日召開的“東強”戰略推進會傳出的信息看,濟南一直在加快推進G309章丘東段改擴建工程,力爭年內完成準備工作。[詳細]
“泉城人喝泉水”一直是廣大市民的美好夙愿。3月5日上午,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水務局一級調研員劉明翠、市水務局供水管理處處長李偉、濟南水務集團董事長魏洪軍介紹市民泉水直飲工程。目前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執行0.3元/升水價,約合市內現有桶裝水價格的1/3(濟南[詳細]
3月5日,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在京滬會客廳舉行“齊魯門戶,醫養之都”槐蔭區健康驛站發布儀式,首批65個“健康驛站”面向社會公布。本次發布的65個健康驛站涵蓋醫療健康、陽光健身、科普養生等多個類別,將緊貼群眾需求,為市民提供百余項志愿服務項目。[詳細]
其中明確,今年濟南全市將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80所;加強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和體質管理,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推進中小學一體化勞動教育,創建首批市級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遴選市級首批勞動教育項目示范學校,開展學生研學[詳細]
“泉城人喝泉水”一直是廣大市民的美好夙愿。以項目可持續運營為前提,我市將堅持優水優用,優質優價,通過合理確定泉水直飲價格,保障居民合理用水,避免浪費。針對新建居民小區,配套泉水直飲工程,將與建設項目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