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延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3月6日上午,濟南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在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2021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加快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城鄉交通一體化,大力建設交通強國樣板城市,提升省會綜合交通承載能力。全市交通運輸行業完成投資力爭突破600億元。圍繞上述要求和目標,大力開展強交通十大行動、提升十大能力。
實施交通治理現代化行動,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完善綜合交通體制機制、政策法規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治理能力建設再上新水平。
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編制完成《“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建設交通強市發展規劃》,開展好公共交通規劃修編。統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交通產業發展。
完善法規政策體系
提請市人大盡快完成《濟南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修改,扎實開展《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立法調研。做好規范性文件審查和動態清理。
創新大交通運行機制
扎實推進機構改革、綜合執法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盡快完成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和5家事業中心人員轉隸,構建局系統“1+5+1”大格局。積極轉變管理模式,科學界定機關處室、局屬事業單位、綜合執法的職責邊界和任務分工,機關處室要加強行業規劃、計劃、規范、標準、制度的編制、行業管理及落實監督檢查;各事業單位要突出公益屬性,強化行業服務和行業管理的支持保障職能,提高交通服務保障水平和效率;綜合執法支隊要突出執法檢查工作重點,增強綜合執法檢查實效;要突出責任處室(部門)牽頭抓總作用,牽頭部門總負責,敢于提要求、做安排,相關責任單位要積極協作配合,形成高效便捷的內部運轉體系。
創新綜合行政執法
全面落實執法機構權責清單,盡快建立“齊抓共管、相互配合、數據共享、協同推進”的綜合執法工作機制。構建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和市域一體化執法體系,建立聯防、聯控、聯罰、聯治的異地聯合執法機制,整合執法資源,形成“集團作戰”的執法合力。以治理超限超載、打擊非法營運為重點,推廣“交通融合+”執法模式,加大路面執法查處力度,織密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網絡,嚴格落實“一超四罰”,強化失信聯合懲戒,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四張清單”制度。開展“規范執法、提升形象”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素質能力提升行動,加快推進“四基四化”執法水平建設,打造高效規范、權威專業的執法隊伍。依托信息化網絡平臺,暢通部門間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和行政檢查等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檢查結果互認,形成監管工作合力。扎實做好執法培訓、行政復議和訴訟、執法考核等工作。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積極推進城市道路建設管理改革,形成“一張規劃路網、一個計劃盤子、一套管理流程”,加快構建“全市統籌、部門協同、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城市道路建設管理新機制。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創新運輸市場管理方式和監管模式,大力發展網絡貨運、無車承運、多式聯運等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推進巡游出租車行業改革與轉型升級,強化網約車平臺規范管理,促進新老業態融合發展。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嚴格事中事后監管,常態化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快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建設,扎實做好各行業質量信譽考核,推動形成“重信踐諾”的良好氛圍。深化“一次辦成”改革,繼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政務服務制度,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水平。
加強項目計劃和資金管理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完成年度任務。科學編制交通項目投資計劃,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健全完善交通建設項目庫和城市道路三年建設項目庫。嚴格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做好部門預算和工程結算、決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見到李煥英的時候,她正在景區門口負責檢票。不少人評論里說她“蹭流量”,李煥英覺得挺好笑:“我都叫這個名37年了,又不是專門去改的名,我咋去蹭流量。” 第一次上電視,李煥英不知道播出時間,錯過了;第二次上電視,李煥英正在姐姐家里陪孩子玩。[詳細]
在民警的耐心勸說下,張先生意識到了自身的錯誤,表示以后會注意乘車規定,按照要求乘坐地鐵,并同意換乘公交車離開。濟南公安軌道公交分局提醒廣大市民,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時,要提前了解乘車規定,按照要求乘坐,避免影響出行。[詳細]
周一白天晴轉多云,南風2~3級,早晨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南山區3℃左右,市區及其他區縣1℃左右,周一 最高氣溫13℃左右。周一夜間到9日(周二)多云轉晴,南風2~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3℃,市區及其他區縣6℃左右,最高氣溫16℃左右。[詳細]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要到了,消費一直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繞不開的話題,消費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煩心事。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引導消費者維權意識,維護良好的消費秩序,海報新聞海碼頭社區聯合大眾網十六地市“大眾網快快幫”欄目,共同推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