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呂曉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呂曉孌 濟南報道
4月15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4月19日至20日即將在山東大廈舉行的首屆濟南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高端峰會暨黃河流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博覽會介紹有關情況。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沖鶄就建設人工智能島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王沖鶄表示濟南人工智能島以支撐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為總體目標,堅持立足濟南,面向全球,著力打造一個展示窗口、三個集聚產業生態、N個前沿應用場景,集中展示濟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經驗成果,匯聚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資源,提供全方位的人工智能科技體驗。
目前,已在自貿區內規劃“一核一區一帶”的人工智能島空間布局。“一核”指以齊魯軟件園為人工智能島核心展示區,建設濟南市人工智能體驗館以及智慧金融、智慧商圈等高端應用示范。“一區”指劃定北到齊魯軟件園,東到鳳凰路,西到奧體中路,南到浪潮集團、漢峪金谷一片區域(約4平方公里)作為濟南人工智能島主體區域,吸引集聚頂尖人工智能企業,全面部署智慧民生、智慧產業、智慧政務、智慧環保等各類人工智能前沿應用。“一帶”指人工智能島輻射齊魯科創走廊和濟南智能制造大走廊,形成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聯動,整合區域資源服務于人工智能島的建設發展。
日后就將建設形成“1+3+N”體系,“1”即建設1個人工智能體驗館,“3”即形成人工智能名企集聚生態、人工智能高端研發生態、人工智能創新孵化生態3個生態,“N”即圍繞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能源等領域打造N個特色智能應用場景。 到2021年底,人工智能島建設運營機制基本完成,初步具備展示體驗能力,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領先企業和公共服務平臺,部署10個以上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到2022年底,人工智能島“1+3+N”體系基本建設完成,產業集聚、應用示范、公共服務水平極大提升,輻射帶動全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人工智能島成為濟南市產業名片,形成國內一流的產業影響力。
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掛出《濟南市市轄區2021年度存量住宅用地情況公示》,對濟南市市轄區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截至2021年3月31日)情況進行公示。[詳細]
“非常想對廣大游客說,我們歡迎大家來打卡,但請不要踩踏我們的草坪……”13日下午,濟南歷下區龍鼎大道最南端、鼎秀花園西側的網紅花海一片熱鬧景象。”(文中王鳳琴、朱孟言均為化名)(濟南時報 記者:孟天宇 實習生:李珊珊)[詳細]
4月14日,在印象濟南“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濟南首個“二安文化園”已經初步成型。在文化園入口處,兩側墻壁安裝了大型的書法燈箱,上面展示了辛棄疾與李清照的詩詞作品。[詳細]
濟南人工智能島以支撐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為總體目標,堅持立足濟南,面向全球,著力打造一個展示窗口、三個集聚產業生態、N個前沿應用場景,集中展示濟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經驗成果,匯聚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資源,提供全方[詳細]
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批復以來,我們重點在加強開放協作、促進創新成果落地、優化制度建設等方面發力,依托濟南、青島兩市產業基礎和優勢資源,采取“一區兩翼”模式,堅持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原則,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詳細]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表示濟南市將聯合西安、西寧、呼和浩特等黃河流域城市共同發布《濟南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白皮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