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孟彤暉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通訊員 李曉剛 濟南報道
今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在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為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濟南海關以“筑牢口岸檢疫防線,守護國門生物安全”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宣傳國門生物安全,展示海關保障國門生物安全成效,提高國門生物安全認知度和民眾保護國門生物安全的意識。

在系列宣傳活動中,濟南海關舉辦了國門生物安全展,系統展示了濟南海關在進境動植物產品中截獲和常見的有害生物標本100余種,邀請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員參觀,系統了解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提升了民眾國門生物安全意識。
在國門生物安全進校園活動中,濟南海關到東河村小學進行生物安全宣傳,通過知識講座和互動答題等形式,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國門生物安全知識。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從我做起,共筑國門生物安全防線,共同維護美好家園。

此外,濟南海關還邀請濟南市天橋區政協和濟南市律師協會共50余人開展了座談交流,聽取了濟南海關在維護國門生物安全工作開展情況,就《生物安全法》實施開展座談交流。
國門生物安全是國家非傳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我國外來有害物種和外來有害生物累計超過660余種,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我國因外來有害物種和有害生物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危害涉及農業、林業、畜牧業、水域、生態環境、國家經濟、人員健康等諸多方面,一旦爆發,將給國家安全帶來很大的危害。如公眾所熟悉的福壽螺(非洲大蝸牛)、水葫蘆、紅火蟻等外來有害物種嚴重破壞了我國的生態系統,假高粱、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等外來有害生物給我國農林業造成巨大危害。
外來有害物種和有害生物入侵途徑隱蔽、方式多樣,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出國旅游日益升溫和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攜帶、郵寄動植物及其產品的現象激增,違規進境攜帶物、郵寄物數量也出現大幅增長,不少民眾對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危害了解不足,不經意間就成了外來生物的搬運工,動植物疫情的二傳手。
據濟南海關統計,2020年濟南海關共截獲假高粱、法國野燕麥、豚草、刺蒺藜草等有害生物46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8種次;截獲擬南芥、英雄翠鳳蝶等外來入侵物種56種次,居全國前列,其中粗糙皺猛蟻為全國首次截獲。有效阻截了疫情疫病跨境傳入,守衛了國門生物安全。
近日,濟南市公安局、教育局聯合發出通知,將在4月19日至25日組織開展“集中辦證周”活動,為全市中小學校學生集中辦理居民身份證,以保證全市中小學校學生日常使用以及順利參加會考和中考、高考。[詳細]
快速反應,在節目播出過程中直奔問題現場突擊檢查。歷下區局集中執法人員對山師東路水云間小商品市場展開拉網式排查,對3家違規經營化妝品的商鋪實施強制措施,啟動調查程序。歷下區局召開《問政山東》節目曝光問題處理暨化妝品經營整治專題會議,調度問題處置進度。[詳細]
濟南交警天橋大隊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理念,嚴格按照“減量控大”工作要求,持續抓,抓持續,對面包車超員等重點違法嚴厲打擊,天橋大隊合理安排警力,晚高峰期間,在轄區G104路段嚴查面包車超員違法行為。[詳細]
《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記者從濟南市城管局獲悉,為貫徹濟南市人大常委會貫徹實施《條例》工作推進會議精神,近期濟南市將舉辦一系列垃圾分類推廣宣傳活動。[詳細]
其實,早在1992年11月15日,公安部就下發了《關于駕駛和乘坐小型客車必須使用安全帶的通告》,其中提到:“為了有效地減輕交通事故對機動車駕駛員和乘車人造成的人身傷害,保障交通安全,決定從1993年7月1日起,上路行駛的小型客車駕駛員和前排座乘車人都必須使用安全[詳細]
今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在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濟南海關還邀請濟南市天橋區政協和濟南市律師協會共50余人開展了座談交流,聽取了濟南海關在維護國門生物安全工作開展情況,就《生物安全法》實施開展座談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