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趙曉丹

張木子成為濟南108例造干捐獻者(左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曉丹 濟南報道
21歲的張木子現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剛剛被錄取為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研究生后,4月21日,她在濟南成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成為濟南108例造干捐獻者。恰巧的是,在他之前,濟南107例造干捐獻者也是一名剛剛被浙江大學錄取的準研究生。
張木子從年滿18周歲開始參與無償獻血,并在2019年6月1日,通過學校社團“髓緣”成功加入了中華骨髓庫。那時她就在想,如有能有一個小朋友因為她這樣一個舉動,可以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個兒童節,那該有多么幸運。
“深思熟慮入庫,義無反顧捐獻”,宣教片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張木子的腦海里。
從一開始確定初步吻合,到后來的高分辨檢測、體檢,張木子捐獻前的準備工作真正做到了“跨年”。其實張木子心里還是有些忐忑,因為這個時間段和她考研初試和復試的時間段是重合的,擔心二者會有沖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非常貼心,捐獻時間安排在了復試擬錄取名單公布之后。”張木子說。
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也離不開張木子所在學院的支持。“老師們很高興我能去幫助一位患者重獲新生,同時也很擔心我的安全和飲食起居問題,和紅十字會老師溝通過后,老師們終于放心了,在入院期間老師也經常來關心我。”捐獻入院前,紅十字會和張木子所在的學院聯合舉辦歡送儀式,仔細講解了相關注意事項,幫助張木子緩解緊張的情緒。
今天上午,張木子在濟南成功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成為濟南108例造干捐獻者,為血液病患者傳遞“生命之火”。值得一提的是,濟南107例造干捐獻者祁明軒也是一名剛剛被浙江大學錄取的準研究生。兩名在濟南讀書的大四學生用無私和愛為他們送上了一份最特殊的“畢業禮物”。
今天上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架路大隊在燕山立交橋南下橋口設置卡口,對汽車駕乘人員“不系安全帶”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對駕乘人員不系安全帶違法行為進行批評教育30余起、40余人次,處罰營運車輛、7座以上客車、貨運車輛等重點車輛15起。[詳細]
4月20日,在東工商河路東側的原濟南國棉四廠,片區拆遷過程中有一座原址保留的老廠房,從今年3月初開始進行整體修繕,原來鋸齒狀屋頂的舊瓦全部拆除,四面墻體進行加固之后,重新安裝了金屬屋頂和透明采光窗,雖然更換了新的裝飾材料和部分建筑構件,但依然保持著老廠[詳細]
4月19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至微山公路濟寧新機場至棗菏高速段工程項目泗河特大橋首孔鋼箱梁架設施工順利完成。下一步,項目將繼續圍繞年度建設目標,全力加快建設步伐,全面提升工程品質,確保優質高效完成投資計劃任務。[詳細]
21歲的張木子現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剛剛被錄取為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研究生后,4月21日,她在濟南成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成為濟南108例造干捐獻者。恰巧的是,在他之前,濟南107例造干捐獻者也是一名剛剛被浙江大學錄取的準研究生。[詳細]
全國首個智能模型檢測中心在濟南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高端峰會暨黃河流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博覽會BIM平行論壇上正式亮相,實現了在該領域的國產替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