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劉大帥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穩 濟南報道
《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在《條例》正式實施之前做好準備工作,濟南市城管局于4月21日上午組織召開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專題培訓會。

濟南市城管局于4月21日上午組織召開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專題培訓會
會上,濟南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室副主任何修冬對《條例》進行了深入解讀。何修冬表示,2018、2019年,《條例》連續兩年被列為濟南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調研類項目,2020年被列為立法審議類項目。2020年8月,《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草案)》經濟南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后,提交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后,利用多種媒體渠道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同時在濟南市城管局網站、市司法局網站、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在此基礎上對草案進行集中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和審議結果報告。最終《條例》于2020年11月27日獲得了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準。
何修冬提出,《條例》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進行制度設計;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從便于實施分類的角度完善管理規定;堅持聚焦問題、抓住重點,從解決實際問題的方面強化制度規范;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的原則。具有在制度層面上建立協同治理機制、從流程環節上實行全程分類管理、在措施保障上提升分類管理水平的特點。
據了解,《條例》共八章五十六條,具體為:總則、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與運輸、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保障措施、法律責任。其中,《條例》對“分類投放”規定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其規定的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責任人是物業公司,從法理上進行了梳理,明確指出其直接依據是《民法典》第286條,同時也借鑒了《河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立法經驗,《條例》明確規定生活垃圾分類、規范生活垃圾管理體制、加強宣傳動員和教育引導、明確責任義務,對要求建立涵蓋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垃圾減量機制等要求的依據、目的和意義,何主任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說明。
“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每一位市民都要積極承擔起這一份責任,相關單位應積極開展活動、大力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何修冬說。
濟南地鐵2號線開通試運營已經近一個月,各個站點的地面道路建設也逐步推進。4月20日,新時報記者在臘山南站的地上道路劉長山路看到,地面道路施工進入北半幅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鋪設階段,將于近期全部建成通車。該路段恢復通車之后,劉長山路全線的“瓶頸路”將全部打[詳細]
小麥已長到了膝蓋處,一望無際的翠綠色麥田隨風輕輕搖擺,生機盎然。2020年初,濟陽區作為山東省農業生產托管項目試點,開始推廣農業生產托管,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農資供應等全程“保姆式”服務。[詳細]
4月20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增選玫瑰為濟南市市花的議案及說明,表決通過了相關決定,同意增選玫瑰為濟南市市花,濟南進入“荷諧玫好”雙市花時代。[詳細]
近日,記者采訪了濟南多家傳統小吃企業,有做得如火如荼的,也有做得不溫不火的。做好文化推介,多向優秀的小吃品牌學習,變革思維,認真打造品牌,濟南小吃一定有更廣闊的天地。[詳細]
4月21日10點18分,隨著最后一斗混凝土的升空,濟南華泉萬象天地A1地塊(華潤超高層)項目正式封頂。作為濟南中央商務區“山、泉、湖、河、城”5座標志性建筑之一,代表大拇指及“泉”元素的華潤超高層率先封頂,標志著中央商務區建設進入全新階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