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于琳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郭由 濟南報道
提起山東濟南,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泉城”。“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絕對是濟南當之無愧的城市IP。
但泉城濟南,并不是只有“天下第一泉”這唯一一個IP。
“五一”前夕,國內熱門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奔跑吧》首次來到濟南錄制。一時間,針對這座城市“土”與“洋”的爭論,又一次沖上了熱搜。
01
先看節目錄制選取的景點:趵突泉、大明湖、九如山。首選之地趵突泉無需多言,它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也是最早見于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它的持續噴涌滋潤著整座老城。大明湖與趵突泉、千佛山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外地游客都想來大明湖畔尋覓夏雨荷。九如山近幾年格外火熱,它容納了“山、瀑、棧、溪、潭”,形成了中國北方少有的、獨具特色的大型自然生態景觀。
再看節目組明星們的“打卡”之地,山東博物館(下文簡稱“省博”)、綠地中心、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省博大廳穹頂的大玉璧,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立足仰望。綠地中心塔樓總高度303米,是山東省第一座封頂的300米以上建筑。省會文化藝術中心是濟南西部新城崛起的文化新地標,“一院三館”的宏大布局為其平添諸多文采。
古老不失活力,厚重不失靈氣,“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特色,卻因節目組設置了明星吃煎餅卷大蔥的環節招來網友不滿。
說到底,原來是大蔥和煎餅惹的“禍”。
02
大蔥、煎餅為何無辜躺槍?
說起全國各地標志性小吃,提起北京,首先會想到北京烤鴨;說起蘭州,會想到蘭州拉面;提起武漢,會想到武漢熱干面;說起天津,會先想到狗不理包子……
但是奇怪的是,人們在說起山東和濟南時,往往先想到的是山東大蔥和山東煎餅。九轉大腸、油旋甜沫、把子肉以及德州扒雞、龍口粉絲等,這些一樣在外有著名氣的美食卻被拋之腦后。前段時間,如果不是因為黃燜雞沖出“重圍”,或許至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它來自濟南。
換個角度想,大蔥和煎餅被貼上了山東的地域標簽,如今名聲在外、眾人所知,這是其它美食想搶也搶不來的。
作為重要的調味品,大蔥種植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適量食蔥,發汗抑菌、降膽固醇,價低且營養價值高。濟南市的章丘大蔥,已經成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20年11月15日,世界吉尼斯總部認證官現場對章丘一棵大蔥進行測量,長度為2.532米,創造了新的世界吉尼斯大蔥高度記錄。
至于山東煎餅,早在5000年前的遺址中,就發現過陶土燒成的標準餅鏊。在明朝萬歷年間,山東人就已經開始制作煎餅,就連明朝的“分家契約”中,都記有“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在山東,以煎餅為主食的地方一般集中在泰安、萊蕪、臨沂、日照等魯中和魯東南地區。
其實山東大蔥完全不是外地人想象中的辛辣難聞,搭配豆瓣醬,除了本身甜絲絲的口感,還增加了鮮味。而山東煎餅,也不是只有卷大蔥一個選擇,肉魚葷素,全憑個人喜好。
“誰說蔥花不算花,天生內斂不矜夸”“滿腔浩氣沖霄去,依舊不舍玉翠衫”……于是乎,內斂的大蔥和包容的煎餅,喂養了一代又一代山東人,塑造了質直樸實、豪爽大氣、重禮戀家的山東人性格。
大蔥和煎餅本身并不土。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當山東人剔除出骨子里的不自信,大口吃蔥的武夫一樣可以醉里挑燈看劍,大嚼煎餅的女子一樣可以吟出綠肥紅瘦。
03
洋氣,如何定義?站在“洋氣”的對立面,“土氣”則意味著守舊、保守、落后。
作為山東省會城市,濟南堅定落實“強省會”戰略,蹄疾步穩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爭當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先行軍。
近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獲批,這對新晉“萬億之城”的濟南來說意義重大。
從2018年開始,濟南開始提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實現后,濟南從“先行區”正式邁向“起步區”。在這個過程中,濟南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列入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重點片區、園區建設全面鋪開。
單看濟南日新月異的城市形象,“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新格局破題起步,東部漢峪金谷崛起成峰、中央商務區拔地而起,西部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初具規模,“生態南山、詩畫南山”魅力彰顯。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加快構建,“米”字型高鐵網建設全面提速,“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基本成型,濟南快速駛入“地鐵時代”。
飛速發展的千年古城,主動甩掉枷鎖、擺脫桎梏,正用開放與創新擁抱泉城未來。不久的將來,濟南不僅是國家中心城市,還要成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只是在洋氣的國際大都市里,不能丟失的,是濟南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實實在在的人間煙火氣。
04
春光濟南,歡樂五一。
5月3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探訪“跑男”在濟到訪地。春風細雨,山東博物館門前排起了近500米的長隊,隊伍延伸到經十路輔路后,又拐進與山東美術館相隔的小道里。
山東政法學院的大三學生鄭珂新,正帶著從老家陽谷趕來、讀初中的妹妹,領略文物的魅力。家在湖北十堰、在青島上大學的陳全,聽說這里是“跑男”節目組的打卡地,興奮地直喊“激動壞了”。排在長隊最末的北京游客吳女士,盡管還有1個多小時才能入館,她依然在雨中堅持。
趵突泉邊,寧孝峰、崔維鑫、喬陽三個山西小伙兒,大學考到了三個地方,趁著假期,他們分別從太原、忻州出發,相聚濟南。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寧孝峰對著鏡頭侃侃而談,“我專門拜訪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紀念館,了解她的人生經歷和她顛離漂泊的行程旅線……”
大明湖畔,王先生帶著讀大學的女兒專程從上海趕來,他認為“天下第一泉”家喻戶曉,歷史文化名城耐得住細看、經得起品味。來自吉林長春的高中生蘇瑞桐,一身漢服打扮,她一手搖著紈扇,一手攙扶著媽媽,挽起的發髻上別著一支步搖,步履輕盈地漫步在雨中。
“從假期前兩天情況看,全市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游客人次和營業收入,以及全市旅館業接待持證住宿旅客人數,較2020年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也超過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場推廣處處長劉榮耀介紹,今年“五一”,濟南共推出7大板塊、100多項文化和旅游活動、10大主題線路、100多個潮流打卡點,一場浩大的文旅盛宴如期而至。迷笛音樂節和國際摩托車博覽會等活動為濟南帶來了時尚活力,也帶動了旅游消費增長。“泉城夜宴·明湖秀”計劃連演10天,即使加演也是一票難求。方特、九頂塔、石崮寨等景區都推出了夜場活動。泉城路、百花洲、印象濟南等文化街區,吸引無數游客流連忘返。
現如今,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渴望改變的山東,一直在努力。厚重與現代,底蘊與前衛,婉約與時尚,在這里可以兼容并包,既不矛盾也不違和。
“跑男”走了,濟南“土”與“洋”的爭論也許還會繼續,但這個“五一”,數據證明,泉城IP,自有流量。打造好了,大蔥和煎餅也可以很洋氣。
濟南八景奶茶、李清照系列鋼筆、秦瓊人參五寶......“五一”假期,濟南天下第一泉文創中心的文創產品火得“一塌糊涂”。文創中心趵突泉、大明湖兩處門店游客絡繹不絕,他們爭相購買心儀產品,甚至為一杯文創奶茶排隊半小時。[詳細]
5月2日,“2021年濟南國際摩托車博覽會暨首屆泉城國際時尚文化旅游節”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本次大會以文旅融合、時尚賦能為主題,圍繞時尚、旅游、文化、消費、高端、潮流等領域,深度詮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時尚生活元素。[詳細]
五一假期進入第二天,濟南市文化旅游系統統籌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假日消費,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市場熱度持續升溫。[詳細]
原本私搭亂建蠶食山林的多處建筑被拆除,換之以銀杏、五角楓、樸樹等百余棵高大喬木,新增了9萬多平方米綠地面積,成為市民游客免費休閑旅游的好去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