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劉美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張曉晨
5月1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節水典范城市的創建覆蓋了濟南全市域,并采取了城市節水物聯網、市場手段、規模化種植灌溉促進農業節水等措施進行節水。
濟南市節水典范城市的創建,一方面在區域范圍上,打破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要針對城市建成區)水利部(主要針對縣城)兩部委的區域限制,覆蓋了濟南全市域。
另一方面,設置的目標參考了國家已有標準、又做了調整和突破,增加了適水發展指數、趵突泉水位、節水模式創新、集約化和專業化服務灌溉耕地面積占比等新指標,又在城鎮再生水利用率、新建管網漏損率等方面較兩部委標準有所提高。
總的看,濟南市的《方案》站位更高、水資源整體統籌更強、目標設置范圍更廣和更具體,體現了全市域推進、全產業統籌、全過程管控和全市民參與,特別是突出了工作的體制機制創新,展現了濟南市自我加壓,推進國家戰略落地實施的決心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濟南市提出探索建設城市節水物聯網、城市網格化節水管理機制與平臺,創新實現節水精細化、精準化管理。
同時,濟南市突出通過市場手段推動節約集約用水。利用水價、水權交易等市場調節因素,推動工業園區集約用水高效用水,同時以節水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節水技術研發與推廣。
此外,濟南市探索實施節約集約用水新舉措。比如,在總結現有試點基礎上,依托各類型灌溉服務模式,通過規模化種植灌溉促進農業節水,并且設置了“集約化和專業化服務灌溉耕地面積比例”指標,推廣實現規模化節水灌溉。
《方案》要求市直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節水工作,強化對各自行業領域的節水監督、指導,區縣黨委和政府落實本轄區內節水工作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鼓勵各區縣、街鎮、村居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模式、創新思路、創新舉措,積極開展節水實踐探索。
5月11日,航拍膠濟鐵路至濟青高鐵聯絡線工地。工業北路高架路上方,跨線鐵路橋正南北雙向施工, 仿佛兩只巨臂要向對方伸手相牽。 這是濟南鐵路樞紐膠濟鐵路至濟青高鐵聯絡線控制性工程, 它將高高跨過車流如梭的工業北路高架路, 將濟南站和濟南東站兩大樞紐連接起來。[詳細]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確定起步區面積約798平方公里,涵蓋太平、孫耿、桑梓店、大橋、崔寨、遙墻、臨港、高官寨8個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區域、濼口街道黃河以北區域。[詳細]
“建筑是無字的音樂,是靜止的時光,更是無字的史書,每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老建筑,每處歷史建筑也都隱藏著這座城市的美好記憶......”[詳細]
5月1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節水典范城市的創建覆蓋了濟南全市域,并采取了城市節水物聯網、市場手段、規模化種植灌溉促進農業節水等措施進行節水。[詳細]
4月28日,第30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書博會”)新聞發布會暨預備會在濟召開。會議宣布書博會定于7月15日至19日在濟南舉行。[詳細]
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批準,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于5月12日至6月1日進駐濟南市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5月12日,督察動員會在濟南市召開,督察組組長李世瑛、副組長管言明就做好督察工作分別講話,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