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張曉晨
5月13日,在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城鄉水務局一級調研員王俊勝介紹,隨著節水典范城市的深入推進,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將從建立適水評價制度、完善節水法規制度、落實節水規劃等方面完善頂層設計。
建立適水評價制度,以區縣為基本單元,開展城市發展、產業布局、用水效率效益等適水評價,核算年度適水發展指數,合理規劃城市、人口和產業發展規模與布局;研究制定計劃用水管理實施細則,出臺節水獎勵辦法,建立以獎促節管理機制,加大節水資金支持力度。
堅持規劃引領,對照節水典范城市建設目標,摸清濟南市節水工作的現狀和底數,分析農業節水、工業節水、生活節水等存在的問題和難點,確定節水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建設及投資匡算、資金籌措、保障措施等,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節約用水具體措施。
下一步,濟南市將通過實施水源工程、地表徑流攔蓄工程、水源連通工程、水廠管網配套工程等,形成常規水源、應急水源、戰略儲備水源三級保障。
規劃建設太平水庫、馬頭山水庫,實施楊家橫、武莊等水庫擴容增效工程,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連通、東部城區四庫連通、田山灌區與濟平干渠連通擴建等水源連通工程,謀劃雪野水庫與東部城區水源連通工程,逐步形成多水源聯合調度、覆蓋全域的全市大水網。
在供水保障方面,濟南市建設大橋、臨空、白云等水廠,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新東站片區等供水設施。“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增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天。
在泉水資源保護利用方面,加強泉水補給區增滲保泉,實施森林生態提質增效工程,強化自然生態保育與修復。推進城區自備井封停工作,“十四五”末力爭實現建成區內公共供水管網全覆蓋和自備井銷號。制定保泉應急預案,明確節水補源措施,保持正常降水年份趵突泉等重點泉群持續噴涌。堅持優水優用、先觀后用,全面推進市民泉水直飲工程。
在污水資源化利用方面,濟南市完善再生水利用管理機制,建立再生水設施運營維護管理平臺。以需求為引導,實施以需定供、分質用水,根據工業、農業、環衛、綠化景觀和生態補水等不同需求,合理布設再生水回用管線系統和回用水泵站,實施西客站片區、東客站片區、國際醫學中心片區等再生水利用工程。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勵就地消納利用再生水資源。2025年,城鎮再生水利用率要達到4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60%以上。
在《城市發展新格局之“西興”——近期重點打造片區和項目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了保護濕地、河湖、林田自然生境,塑造自然生態與鄉野田園和諧相融的特色風貌。5月12日,在“西興”范圍內的小清河源頭睦里村,這里從2018年開始打造“江北水村”項目,項目以位于小清河[詳細]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確定起步區面積約798平方公里,涵蓋太平、孫耿、桑梓店、大橋、崔寨、遙墻、臨港、高官寨8個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區域、濼口街道黃河以北區域。[詳細]
“建筑是無字的音樂,是靜止的時光,更是無字的史書,每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老建筑,每處歷史建筑也都隱藏著這座城市的美好記憶......”[詳細]
5月13日,在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城鄉水務局一級調研員王俊勝介紹,隨著節水典范城市的深入推進,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將從建立適水評價制度、完善節水法規制度、落實節水規劃等方面完善頂層設計。[詳細]
5月13日,在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級領導干部尹衍忠介紹,積極推廣應用工業節水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詳細]
5月12日,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揚塵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組辦公室印發《濟南市城市裸露土地揚塵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于本月起開展城市裸露土地揚塵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扎實推進揚塵污染綜合整治,促進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