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范明昱 通訊員 王金 濟南報道
日前,由歷城區融媒體中心“歷城民歌搶救性保護工程”整理并發行的《歷城民歌》音樂專輯,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歷城民歌》專輯以小曲、小調為主,包括《四季歌》《畫扇面》《抓子歌》《走姨家》《繡花燈》《小兩口參軍》等21首歷城民歌。
據悉,“歷城民歌搶救性保護工程”由歷城區融媒體中心實施,對六十年代搜集保存下來的《歷城民歌選》中42首歷城民歌進行分類整理和恢復。

歷城民歌歷史悠久,形式豐富,有山間小調、船工號子、情歌式小調、童謠、敘述類歌曲等,但基本處于散佚狀態。史料表明,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大東》被認為是歷城歷史上最早的民歌。早在元明時期,歷城的民歌俗曲藝術就非常活躍。到了清代中葉,民歌藝術在歷城更是得以空前普及和繁盛。道光八年(1828年)歷城人華廣生刊刻的明清民歌俗曲專集《白雪遺音》,就充分反映了這一盛況。《白雪遺音》共四卷,所收各類民歌近800首。

歷城民歌和一代代歷城民歌傳承人,不但延續了歷城的文化根脈,也豐富了山東和中國民歌的內容,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歷城民歌》專輯以小曲、小調為主,包括《四季歌》《畫扇面》《抓子歌》《走姨家》《繡花燈》《小兩口參軍》等21首歷城民歌。專輯由中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曹文工擔任編曲指揮,中國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伴奏,女高音歌唱家、山東民歌演唱家、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聲樂教授賈堂霞演唱,2020年7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完成伴奏錄制,10月出版發行,首次制作發行1000套。

在此基礎上,目前“歷城民歌進校園”“歷城民歌廣場舞”及“民歌音樂會”等活動正在逐步推進,并將陸續推出《歷城民間歌曲集》《歷城民歌特色音樂課程》,使歷城民歌成為完整的音樂體系。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