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葛思琦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濟南各類消費投訴數據如何?哪類情況被“吐槽”最多?日前,濟南發布“全國12315平臺”消費咨詢、投訴、舉報數據分析報告,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共受理消費咨詢、投訴和舉報72658件,其中投訴43917件、舉報28683件、咨詢58件。涉及消費爭議金額13853.28萬元,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29.34萬元。
廣告違法行為舉報量居首位
“心臟不好就吃它,我手中的這款藥堪稱‘心臟小馬達’。”“網紅”在直播平臺極盡辭藻,推銷著手中的“神奇藥品”。而后的突擊行動發現,產品實為保健食品,卻“忽悠”消費者說具有疾病預防、治療等功能。這是去年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辦理的一件“違法發布廣告案”。
去年,全國12315平臺受理消費舉報案件共計28683件,占受理總量的39.48%,廣告違法行為舉報案件為22002件,位居榜首,占舉報案件總量的76.71%。其中較為集中的是:違法醫療器械廣告184件,違法醫療廣告156件,主要集中在:公司發布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宣傳產品時使用夸大或虛假詞匯。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舉報案件為2221件,位居第二,占舉報案件總量的7.74%。其中較為集中的是:欺詐消費者行為973件;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消費者的維權要求(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571件;商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冒充合格商品204件。
不正當競爭行為舉報案件為789件,位居第三,占舉報案件總量的2.75%。其中,虛假宣傳556件;網絡不正當競爭133件;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34件。
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近三千件
虛構師資力量夸大培訓機構實力,培訓質量參差不齊售后體驗不佳,假借“雙減”政策關門停業拒不退款,退費條件苛刻誘導消費者換課等,教育培訓服務投訴量位居服務類消費投訴案件榜首。
去年,全國12315平臺共受理消費投訴案件43917件,占受理總量的60.44%。其中,商品類投訴23153件,占投訴總量的52.72%,服務類投訴20764件,占投訴總量的47.28%。
在服務類消費投訴案件中,教育培訓服務類投訴為2922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4.07%;餐飲和住宿服務類投訴1425件,位居第二,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6.86%;美容、美發、洗浴服務類投訴653件,位居第三,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3.14%。
在商品類消費投訴案件中,一般食品類投訴為5887件,位居榜首,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25.43%;家居用品類投訴為1659件,位居第二,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7.17%;服裝、鞋帽類投訴為1121件,并列位居第三,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4.84%。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葛思琦
3月11日,濟南市司法局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詳細]
風雷送暖季中春,桃柳著妝日煥新。近日,在平陰縣東阿鎮賈莊村,盛開著千畝杏花林。游客可以穿行在杏林小道上,賞杏花,嗅花香,拍美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享受暖陽下的閑適與愜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