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苑文颯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任春萌 濟南報道
大河春潮起,奮進正當時。2022年3月15日,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獲批設立一周年前夕,起步區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本次開工重點項目20個,總投資455億元,其中包括數個總投資超百億重大引爆項目,將為起步區全面起勢注入強勁新動能。
20個項目涉及五大領域
總投資455億元
自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來,起步區聚焦“四新定位”,加快推進“五個著力”創新發展,圍繞提升城市承載力、發展新動能等先后集中開工兩批次4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42.9億元。通過這些項目的建設實施,一年來,起步區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產業動能更加強勁、發展框架日趨完善、民生保障大幅提升,一幅新時代現代版的“鵲華秋色圖”正在徐徐鋪展。在省市強力推動下,2022年起步區將全面實施九大領域提速提效,加快全面起勢。
全面起勢,重大項目引領支撐是關鍵。本著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的原則,起步區在加快推進前期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再次開工20個重點項目,為起步區加快發展注入新動能。本次開工項目,總投資455億元,年度投資155億元,20個重點項目涉及生態保護、產業開發、公服配套、交通市政、城市更新等諸多領域,既有投資十多億元的生態保護提升項目,也有投資超百億的主導產業引爆項目,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并重,以實際行動進一步貫徹落實黃河戰略,積極打造沿黃高質量發展標桿。
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
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區
產業興則城市興。目前,起步區認真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及國務院批復《實施方案》要求,確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3+1”主導產業方向。本次集中開工,在產業方面著力圍繞重點發展產業,導入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
項目位于起步區崔寨組團高新產業聚集區,總占地面積約3623畝,總建筑面積約18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有關工藝廠房,以及辦公、研發、倉儲、生產輔助配套等。
“項目全部建成后將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及動力總成等核心零部件產品,吸引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高端人才集聚并帶動直接就業超過2萬人,同時項目將發揮產業龍頭作用,積極導入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落地起步區,助力崔寨高新產業聚集區破題起勢。”起步區投資促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為配套園區建設,此次還開工了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配套設施工程(一期),主要新建4條道路、改建1條道路等,配套實施各類管線及污水處理等設施。為周邊新能源產業園、安置二區等聚集區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保障。
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
打造全球領先的氫能產業生態圈
著力增強發展新動能,起步區本次集中開工的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項目,由國家“科改示范行動”中唯一氫能企業——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00億元,一期投資40億元,將開展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研發,打造國家級氫能創新平臺,建設燃料電池裝備制造基地,推進氫能在交通、供能等領域全面應用。該基地也是國家電投面向華北和中原地區、輻射黃河流域、京津冀及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基地。
“項目擬建設氫能產業研發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研發實驗室,建設由車用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等4條生產線組成的燃料電池裝備制造基地,并成立氫能產業專項基金,建設各領域氫能應用示范項目,打造氫能應用示范區。”濟南先行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建成后,預計2025年底達到萬臺產能,2030年底前達到不低于十萬臺產能,將帶動氫能產業上下游企業集聚,為起步區引進氫能高端研發人員,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奠定堅實的基礎,打造全球領先的氫能產業生態圈。
開工機器人與空天智能裝備創新中心
整合構建該領域唯一國家級創新平臺
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起步區積極對接、主動策劃,聯合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業布局。本次開工的機器人與空天智能裝備創新中心(研究院)項目,位于濟南國際標準地招商產業園,一期使用廠房2.2萬平方米。
項目依托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機器人與空天智能裝備創新中心(研究院)平臺,采用“實驗室+公司+投資平臺”模式,組建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山東基地,催生一批機器人領域核心零部件、產品模組的產業化項目,成建制地培育、孵化一批高技術企業,整合構建機器人產業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開工山東宇航材料產研中心
帶動新材料支柱產業率先破題
本次開工建設的山東宇航材料產研中心項目,依托中國航空工業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技術支撐,致力于突破航空航天新材料領域等支柱性產業的“卡脖子”難題,通過先期產業布局,改善或解決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制約問題,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也是起步區在布局新材料主導產業方面的破題之舉。
山東宇航材料產研中心項目一期總投資1億元,使用廠房2.2萬平方米。項目以高性能電磁功能結構復合材料技術為特色,充分挖掘關鍵核心技術成果氰酸酯樹脂,深度探索軍民融合發展,開啟山東航空航天產業軍民融合創新發展之路,構建“二九一”產業基地,打造現代智慧化工廠示范項目。項目將入駐位于起步區太平街道的濟南國際標準地招商產業園,目前,一期10棟15.1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完成并竣工驗收,16.2公里園區市政道路具備通車條件。
統籌自然資源保護
投資10億元實施青寧溝流域生態治理
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起步區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保護轄區內水系、岸線、濕地、林地等自然資源,扎實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本次集中開工的青寧溝流域生態治理及截污工程,總投資10.9億元,整治長度達到了13公里以上。項目一期工程南起邢家渡引黃總干渠右岸,北至橫支二路,藍線寬20-50米,綠線兩側各寬6-210米。河道排澇標準50年一遇,總用地規模1510畝。主要進行疏浚擴挖河道、改建節制閘、景觀綠化、水生態修復治理、服務管理建筑、配套實施設施小品、智慧水務、安裝工程等建設,將進一步完善青寧溝流域生態治理,提升青寧溝對該片區的涵養能力,構建健康、完整、穩定的河道水生態系統。
此外,本次集中開工的生態保護提升項目還有黃河淤背區防護林(石濟客專—鳳凰路黃河大橋)提升工程,黃河防洪險工提升工程等,將進一步提升黃河淤背區內防護林建設及黃河沿線防洪險工。除了上述開工項目外,此次起步區同步開工建設起步區健康驛站、大橋安置東區二期三期等重點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加快打造綠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
初審編輯:苑文颯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