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鞏小龍
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自獲批以來,全面聚焦“四新”目標定位,堅持“五個著力”發展路徑,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承載能力,加快推進園區平臺建設和重大項目落地,壯大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推進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和安置房建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從開局起步向全面起勢加速邁進。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黃河體育中心規劃建設情況吧!
黃河體育中心作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獲批成立后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建設。日前,起步區融媒體中心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設計概念緊扣黃河,取意“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體育中心建成后的樣子。

據介紹,項目用地位于黃河沿岸,北至鳳凰路、南至華河路、西至黃河大道、東鄰黃河生態風貌帶,總用地面積63.28公頃,與以會展經濟為主的綠地國博城形成一南一北的兩個城市驅動核心,形成黃河沿岸的城市節點,打造起步區的區域地標。項目總建筑規模55.6萬平米,其中一期建設的專業足球場總建筑面積為27.5萬平方米,可容納約6萬余人。項目以一場兩館為核心,統籌打造“體育+”產業,集“體育競技、體育訓練、體育旅游、文化交流、娛樂休閑、科技創新”于一體,定位為濟南“體育活力河岸公園、都市休閑運動中心”。

經過全球方案征集,項目最終確定了德國HPP建筑事務所&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體與扎哈·哈迪德工作室&悉地國際設計聯合體共同參與城市設計及方案單體設計工作。“中外頂尖水平設計團隊的強強聯手,使項目既具備國際一流的視野高度,又可保障高完成度作品的落地實施。”建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項目設計概念來源于黃河九曲,蜿蜒的水流如一條游龍,環繞著核心場館。各類體育設施及配套服務如珍珠般點綴于水流兩岸,形成一條集運動休閑、產業服務、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環形體育公園景觀帶,同時通過城市綠廊建立核心場館與鳳凰大橋及黃河的景觀聯系。城市設計采用圈層式結構,南北軸心對稱,從西至東串聯蹴鞠廣場、足球場、球迷廣場、濕地公園,形成從城市到黃河,逐層開敞的空間序列,打造“一軸三環”的空間結構。
內環為賽事為核,由專業足球場、多功能體育館、游泳館與全民健身中心三館組成。足球場作為主場館,居于核心位置,與另外兩館形成品字型的空間布局,既縮小了球迷廣場的尺度,也營造了體育活力與商業休閑融合的氛圍。圍繞足球場布置兩處室外訓練場,強化足球核心主題,打造多維賽事的聚集核心。

中環為體系化、多對象的體育圈,引東側濕地之水系,設置體育公園。水系串聯戶外運動場地,與國博城黃河之水的中央長廊互融互補,形成南北空間對話。中環兩翼布置科技運動中心與康復醫療中心,形成“三位一體”的專業足球訓練體系。
外環為動能轉化、服務城市、建筑與水系緊密相扣,向黃河界面花瓣狀展開,最大化引入黃河景觀,與體育公園城河交融。外圈配置體育科研及康復醫療兩大產業,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期的黃河體育中心足球場如同明珠般鑲嵌在黃河岸邊,兩條白色的屋脊線勾勒出球場的幾何輪廓,圓潤舒展的體量包裹矩形的球場,呈現輕盈典雅的建筑姿態,將黃河雄偉的氣勢吞納其中。看臺輪廓向內收縮,形成四個入口廣場,面向廣場打開的拱形入口,營造儀式感的入場氛圍。球場四角對稱打開,形成貴賓與球迷共享的360度、空中、雙層觀景平臺,與黃河及鳳凰大橋遙相對望。沿觀景平臺設置的環形商業,最大限度激活賽時賽后場館的靈活使用。

足球場采用世界杯FIFA 最新標準,將為專業賽事長期投入使用。賽后足球場具備舉辦大型運動會開閉幕式、大型慶典活動、演唱會、會展的功能,利用足球場地和配套房間的臨時功能轉換,提供運動之余的延伸服務。同時足球場還提供開放游覽服務,制定多條游覽線路,可參觀運動員更衣室、熱身區、比賽場地、運動體驗中心、SKYWALK 等區域,為市民增加更多體驗。
隨著黃河體育中心持續推進,起步區這條以足球為起點,以黃河為紐帶,以體育場館為平臺的“城與河的融合”之路正在徐徐鋪展開來。黃河之畔這座未來之城也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動能。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鞏小龍
濟南市醫保局副局長彭鑫說,濟南市醫保局已及時將新冠用藥和檢測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確保群眾檢查和治療能用上新技術、新藥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