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肖陽 濟南報道
千年古城正青春,湖泉山色恰少年。2022年4月9日,濟南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提升人力資本水平,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同等待遇,吸引更多外來人口融入濟南、書寫夢想、成就事業。
青言青語,城市心語
打開當前深受青年歡迎的短視頻APP,輸入“洛杉濟”,中央商務區天際線、經十路動態夜景、漢峪金谷內透航拍……青年制作的海量短視頻正在不斷刷新人們對濟南的傳統認知。
“#洛杉濟#濟南 遠看這座城,能感受到她每天都在長高長大”
“帶大家看一下現如今的洛杉濟,這城建的夜景愛了嗎?#好客山東新發現”
“這不是紐約,也不是曼哈頓,這是中國洛杉磯!一起為濟南速度點贊#城市記憶#城市夜晚”
……
泉城夜色(邵凱 攝)
青年在留言中表達了對濟南的樸素熱愛,也分享了自己生活在濟南的幸福點滴。“洛杉濟”逐漸取代“大縣城”成為濟南網上“高大帥”新形象。人們常說:網絡是現實社會的映射。近年來,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青年工作,著力解決青年“急難愁盼”難題,優化青年成長成才環境。越來越多青年選擇到濟南發展,青年與濟南的互動也更加頻繁。
……
正當其時,大勢所趨
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在規劃實施和政策協調機制上逐步實現全國一盤棋。“黨和國家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正是黨管青年重要原則在市域層面的具體實踐。
本次黨代會把舵定向,行穩致遠,為城市發展明確了新方向,也為青年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要著力構建“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共榮發展格局,泉城濟南的青春大劇已然拉開精彩帷幕!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活力就是城市的活力,青年的創新力就是城市的創新力,青年的競爭力就是城市的競爭力。濟南將打造黃河流域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形成最優青年人才生態圈,為加速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釋放更多青年人才紅利,集聚更多的青春智慧,注入更多的青春動能。通過積極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更好滿足青年多樣化、多層次發展需求,讓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不斷優化,讓青年創新創造活力與城市創新創造活力相互激蕩,讓青年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對于激發濟南的城市活力、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贏得未來競爭的戰略優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可謂時代之選、大勢所趨!
基礎良好,優勢顯著
黨委政府領導堅強有力。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青年發展工作,“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連續多年納入市委黨代會報告和市政府工作報告,服務青年發展的重點事項納入政府工作落實清單。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的《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濟南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等重大規劃均明確提出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在全市統一指導下,所轄12個區縣全部將“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納入本級黨代會報告或政府工作報告,實現全市統籌、全域覆蓋;各區縣公布的2022年重點工作部署安排中,多項工作與“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緊密相關。
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強勁。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是天下聞名的“泉城”,總面積10244平方公里,作為山東省會,匯聚了行政、科教、金融、文化、旅游、醫療等豐富資源,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跨入特大城市行列,躍升成為“世界二線城市”,成功躋身“亞洲城市50強”。近年來,濟南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地區生產總值五年跨越5個千億大關,2021年達到11432.2億元,位次提升至全國第18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007.6億元,形成GDP增量和財政收入“雙千億”結構;濟南在全國創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居第14位,改革熱度指數排名省會城市首位,營商環境評價進入全國前十名;在副省級以上城市中第一個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過去五年平均凈增戶籍人口10萬人以上,常住人口超過933萬人,其中青年人數(14-35歲)達到三成,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提供了強勁的發展支撐。
印象濟南建成首家“青年友好街區”
青年工作機制持續完善。濟南市區兩級已實現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全覆蓋,為“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全域推開提供了有力保障。市級層面,市委市政府分管和聯系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擔任聯席會議共同召集人,以高規格領導促高標準推進,并對成員單位有效合理擴容。每年至少召集兩次全體會議,并聚焦城市規劃、教育環境、就業創業、住房安居等青年發展重要議題召開多次專題協商會議。同時,聯席會議組織召開“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暨青年發展規劃專題培訓班,邀請上級領導和專家教授進行專題授課,幫助各職能部門更好找準靶心、精準發力。
濟南市召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
青年發展政策誠意滿滿。濟南市群策群力,組織、人才、團委、教育、人社、住建、商務、文旅、衛健、體育、民政、行政審批等部門持續優化政策體系,“人才新政30條”“雙創19條”等一系列貼心舉措釋放了滿滿誠意;“泉城獎學金”、就業實習補貼、駐濟高校“留才獎”打包推送;畢業生招聘、檔案轉遞等流程全面優化;754個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67%;住房安居政策更加有力,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及各類人才可獲得購房和租房補貼,極大緩解了青年留濟來濟生活壓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校企地青年創新平臺成效明顯,對接中管、部屬、省屬重點高校42家,聯系服務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35家,促成清華大學等19所高校與浪潮集團等30家重點企業精準合作,推動人才、技術、產業等產學研要素深度融合,青年成才圓夢成為城市發展新常態。《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顯示,在95后人才吸引力50強城市中,濟南排名全國第11位,居山東省第1位。
第十屆山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頒獎暨泉城青年創新大會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舉行
“我的青春 在濟南起步”2021屆濟南大學生畢業典禮
任重道遠,未來可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青團中央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青年發展型城市的理念內涵,提出了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適用范圍和目標任務。圍繞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要著力優化青年優先發展的規劃環境、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環境、激勵青年施展才華的就業環境、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居住環境、緩解青年婚戀生育養育難題的生活環境、促進青少年身心成長發展的健康環境、有效保護青少年權益免受意外傷害和非法侵害的安全環境。圍繞建功城市高質量發展,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要組織動員青年引領城市文明風尚、投身創新創業熱潮、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有序參與社會治理、助推生活品質提升。
濟南新青年節啟動
濟南正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央關于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要求推進工作落實,舉全市之力爭創全省首批“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未來五年,濟南加速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我們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有突破、三年見成效、四年塑品牌、五年大飛躍”的推進思路,努力推動青年發展相關監測指標領先全省,綜合排名躍居全國重要城市前列,建成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示范標桿!
濟南打造“青年社會融入樣板城市”
共青團濟南市委聯合盒子青年帶領社區青年獻禮新中國成立72周年快閃
當前,濟南正堅持“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對“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謀篇布局,下好先手棋。
槐蔭區以打造槐Young品牌為統領,率先啟動“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創建工作,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提出18條具體措施,發揮好青年來魯“門戶”作用,為省市招才引智勇當急先鋒。歷下區依托“一軸三區多園”城市發展格局,提出“青行歷下”工作品牌,以濟南中央商務區為核心打造高素質青年人才集聚成長新高地。市中區立足打造全省首個能源互聯網產業集群,策劃推出“市中好Young”六項賦能工程,結合發展雙碳經濟、培育能源產業和打造智慧市中。歷城區籌建“青年友好型城市大廈”,為來濟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務。長清區作為高校聚集地,打造“活力大學城,青聚在長清”品牌,全力爭當濟南“西興”崛起的新引擎。章丘區依托齊魯科創大走廊和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青聚章丘 創贏未來”品牌,健全以駐章高校為主的各界青年創業就業“生態鏈”……
其他區縣(功能區)也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科學謀劃和有效探索,“青年發展型友好城市”建設已初現崢嶸!
青春泉城,未來可期!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目前,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已指導各區縣設立了230多個醫療廢物暫時貯存點,解決了全市7000多個核酸檢測采樣點醫療廢物收運瓶頸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