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濟南市歷史悠久,地名文化底蘊深厚。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有關地名文化保護的要求,加強濟南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濟南傳統文化基因,打造省會地名特色品牌,近日,濟南市民政局組織開展了“口述濟南”老地名圖冊采寫工作。

地名是對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圍的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能夠生動反映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征、歷史傳統和社會發展等特色,作為傳承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可以稱之為,人文歷史的“活化石”。
此次“口述濟南”采寫工作,以探究濟南地名文化價值,保護文化遺產為主線,歷時3個月完成。為挖掘出最真實的故事線索,全市各區縣地名工作者深入走訪街巷60余處,行程超過一萬公里。分別對49位黨員、教師、村民、相關學者進行采訪,并通過專題訪談、信息采集、錄制視頻等形式,整合資料分類建檔,最后匯編成冊。據統計,該圖冊共涵蓋政區、村落、道路街巷、建筑物、山泉湖河等59個地名。

用“真實”還原文化。 通過“口述濟南”形式采寫,可以生動展現當地的感人故事、地域特質,以濟南人獨特的視角、樸實的方式敘述地名含義。 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這種新穎的傳承文化方式,逐漸成為搶救和挖掘地方文化歷史資源的一門顯學。工作人員對采集的錄音、錄像等資料進行提煉、整理,在匯總過程中注重體現特色,原汁原味的保留濟南獨有的文化特性, 切實讓聽眾感同身受。

用“歷史”展現歷史。采集工作重點圍繞文獻記載缺失的內容,深挖文物背后的歷史,從老街巷、老物件入手,并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帶來的發展變化,深入記錄故事歷史和來龍去脈,為地名文化增添了濃厚的歷史韻味。同時,在提煉、編輯過程中,對受訪人記憶和相關文獻記載進行反復印證,對于不相符的內容詳加甄別、考證,切實做到去偽存真、還原歷史。
用“永久”留住記憶。為及時守住地名背后的故事,讓歷史再度出現在大眾眼前,工作人員優先對老者進行采集。對即將拆除、遷建的老建筑進行特別錄制,并結合新媒體等現代化手段,開通網上分享平臺,市民可通過手機掃碼、觀看視頻的方式永久流傳。
傳承弘揚地名文化是傳承傳統文化、賡續歷史文脈、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濟南市民政局將進一步做好地名文化保護工作,加大地名歷史資料的整理、挖掘,用更加豐富的文化形態講好地名故事,通過弘揚地名文化,喚醒沉睡寶藏,切實讓地名文化成為濟南歷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一環,成為老濟南文化的一張閃亮名片,打造地名文化的“泉城品牌”。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