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劉帥 濟南報道
在12月6日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發布會上,濟南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楊秀華介紹,為更好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濟南市國資委采取監管工作制度化、監管手段信息化、企業風險可控化、服務企業親情化等四項措施,提升監管效能,完善監管機制,助力市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一是監管工作制度化。堅持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今年以來,濟南市國資委先后制定出臺企業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企業參股投資管理辦法、資產轉讓操作指引、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20余項制度,細化工作流程,明確方法步驟,推動國資監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同時,按照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工作要求,出臺《關于加強區縣國資監管工作指導的意見》,建立上下貫通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實現全市國資監管一盤棋,提高市、區縣兩級國資監管水平。截至10月末,市、區縣國有企業(含財政局監管企業)資產總額26359.18億元,同比增長15.9%;營業收入2225.87億元,同比增長31.4%,全市國有企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二是監管手段信息化。加快國資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將企業產權管理、財務管理、“三重一大”決策事項、考核分配等國資監管業務全部納入“濟南市國資監管平臺”,提高信息分析、風險預警、決策支撐能力,目前16家市屬一級企業、233家二級企業及769家三級以下企業全部接入國資監管平臺,將各項任務要求設置為量化指標,同步加強監管,構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國資監管體系,極大提升了工作推動力。
三是企業風險可控化。強化企業合規管理,出臺《市屬國有企業合規管理辦法》,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合規管理體系,從預警、審查、應對、整改、舉報、問責、協同、評價等流程,明確合規運行機制,將合規要求嵌入企業經營管理各領域各環節,促進企業合規經營。堅持底線思維,采取國資監管提示函、責任約談、工作通報、督導督辦等方式,加強企業對外擔保、投融資、上市并購等重要事項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引導企業有序穩健發展。
四是服務企業親情化。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設身處地為企業服務、為企業辦事。扎實開展委領導分工聯系服務企業制度,黨委成員帶隊、責任處室參加,到企業開展調研幫扶活動,聚焦企業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改革重組、歷史遺留問題等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聽取企業意見建議,認真研究破解難題的辦法舉措,今年以來結合開展主題教育,累計到企業調研走訪35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33項,例如,通過調研了解到濟南資產運營集團權屬企業濟南交電商廈由于歷史原因房產沒有確權,影響到了資產盤活,我們積極與區自規局對接,幫助企業完成房產確權,有力推動了資產盤活。通過開展聯系服務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打通了發展“中梗阻”問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