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馬婉瑩
去老年食堂吃飯
去老年大學上課
跟“夕陽紅”旅行團去旅游……
今年下半年以來
90后、00后頻頻“闖”入老年消費場景
時常引發熱議
有網友感嘆“老年食堂真香”
也有網友調侃
“23歲來老年食堂吃飯
少走40年彎路”
還有網友擔心
涌進老年食堂的年輕人
會擠占老年人的資源和福利

12月12日
據天津廣播消息
針對年輕人到老年食堂就餐這一現象
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峰表示
天津老年人助餐服務走的是完全市場化路子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老人家食堂面向服務對象是全人群
增加老人家食堂的用餐人數
在服務社會其他群體的同時
也能增加食堂營收
以為全人群服務增加老人家食堂營利
確保老年人助餐服務正常運營、可持續運營
朱峰還表示
天津倡導的老人家食堂是“綜合食堂”
提供老年餐、兒童餐
婦女營養餐、減肥養生餐等等
滿足多元化用餐需求的同時
吸引更多的用餐人群
老年人就餐享受的折扣、補貼
不僅不會受影響
更有可能因為食堂良好的營收情況
獲得更多實惠
歡迎更多年輕人來就餐
一些老年人福利有著“保護機制”
除了老年食堂
不少年輕人到老年大學報興趣班
這一現象也曾一度引發關注
有媒體走訪多家老年大學發現
相較于市面上動輒成千上萬元的興趣班
老年大學的課程一學期才幾百元
除了價格便宜以外
老年大學課程類型多樣,涵蓋多個領域
以社科院老年大學為例
課程涵蓋生活藝術類、書法類、舞蹈類
信息技術類、文學類等
同時授課師資也實力雄厚

那大量年輕人涌入老年大學
會不會導致老年人搶不到課?
據媒體報道
濟南老年人大學的官方平臺顯示
報名老年大學課程
需要滿足男55周歲、女50周歲
這一最起碼的年齡門檻
在開學后第二周
對未滿班額的專業班
才會開放報名條件限制
允許未達到報名年齡的進行補充報名
年輕人的需求不應該被忽視
針對年輕人涌入老年食堂、老年大學
中青評論曾發文稱
其折射出的是
真實的消費觀念與學習需求
這一屆年輕人不摳門、不吝嗇
但同樣精打細算
希望能“花小錢辦大事”
一位業內人士提出建議
為了滿足年輕人自我提升的需求
可以依托社區、大學公開課等資源平臺
為他們提供更多普惠性課程
至于一日三餐
則需要全面盤活社區資源
探索新型的服務模式
老、少的需求都應該被看到、被滿足
當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后
也就不必再去“蹭老”了
澎湃新聞評論稱
“蹭老式消費”的興起還有一個潛在好處——
它將“變老”這個令人苦惱的詞匯
變得更加溫潤與可愛
原來“老年”也有一種魅力
相信這些“蹭老式消費”的年輕人
他們一定在自己的
老年“飯搭子”“學習搭子”“旅游搭子”身上
獲得了某種平靜
這是一種經過歲月沉淀的
消費模式與生活哲學
年輕人在“蹭老”的同時也在被治愈
這既發生于味蕾
也流進了心靈
中國青年報綜合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馬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