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1月2日,教育部網站公示了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名單,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共推薦63個實驗區和189所實驗校。濟南市輔仁學校入選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公示名單。
這是一所從“出生”就帶著鮮明特色的學校,在歷下區教體局的領導下,學校依托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教育管理規劃、師資隊伍建設、學科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大膽而富有成效的“中小學教育整體改革”探索。

建校十二年來,輔仁作為一所年輕的、現代化的、富有鮮明特色的示范學校,以“共享生命成長”為辦學理念,構建了“指向核心素養的九年一貫制課程”,致力于培養“懂得幸福,并具備終生追求幸福能力的人”。
課程新規劃
滿足學生多元需求
課程是喚醒學生內在本性的一個載體,好的課程將本性作為引擎,讓學生發現、認識、發展、成全自我。學校秉承“共享生命成長”的理念,依據義務教育新課程方案(2022年)構建了以“縱向貫通、橫向融合、縱橫交織”為特色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課程方案。

課程秉承“核心素養是育人目標,真實情境是活動載體,領域知識是必要基礎,學習方式變革是實現途徑”的設計和實施理念,在課程總體規劃、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對課程進行了全局統整和架構,實現了三個學段的無縫銜接,形成了滿足學習基礎的“分科課程”、豐富學生素養的“綜合性課程”以及為學生需求量身定做的“個性化課程”三大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個性化的選擇。2023年學校課程方案《九年培育 潤澤一生》被山東省教育科學院和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評為優秀學校課程規劃方案。
教學新重構
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面向未來,學習不再僅僅發生在單一的書本里。學校在推動指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探索深度學習的有效路徑方面成果顯著。用學科大概念統整和重構課程內容,以學科項目化實施為載體,以理解性學習為目標,實現學科知識技能的結構化,滲透學科思維方式和探究模式。2023年被確定為山東省中小學大單元教學培育學校。

學校積極探索項目式學習,以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近年來,學校開發了300余個項目式學習主題,從學生的真實需求和興趣出發,通過項目式實施地圖的方式在不同年級和學期實施。同時,編寫了假期項目式作業,以真實情境為主題,以學科思維為根基,以問題解決為主線,以多元化、關聯性的評價為保障,現已開發4-8年級完整的項目式作業體系。
課堂新常態
助推教學深度變革
新常態課堂教學研究在理論上厘清了深度學習和新常態課堂教學的內涵與本質特征,在實踐上梳理了項目式、非項目式單元教學設計的通用思路,提煉了小初貫通的分學科、多模態課堂教學的實踐模型;構建了以嵌入式評價和對話式教研等為主的深度學習支持系統,實現了學生的真實性學習、整體性學習和結構化學習。

本成果被推廣到河南確山、東營、聊城等地,全國近千人次來校學習,多家省級媒體宣傳報道,教師多次在省內外學術會議上交流,學校承擔了4次省級特級教師工作坊、齊魯名校長領航工作室會議,引起積極反響。
隊伍新建設
支持學校創新發展
建設多維度多層次的教師課程,實行訂單式培訓、伴隨式研修,采用“工作坊”“微光沙龍”等形式,賦能教師專業發展。實行“師德與育德”“青年教師培養”“卓越教師培養”等三項工程,通過“實踐演練+名師指導+學術引領”引領教師進行校本研究改進教育教學,形成“教育、教學、德育”教師發展共同體。

充分發揮“雙名”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重視教師梯隊培養,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和育人能力提升。近年來學校有近40位教師獲評省市區級教學能手、名師、名班主任等,2022年學校被評為山東省教師專業發展基地。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