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1月17日上午,平陰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平陰縣縣長潘建軍代表縣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了解到,2024年平陰縣將開展黃河生態風貌帶修復二期工程,持續打造平陰黃河灘區山水人居典范。
更嚴要求強化環境質量提升。嚴格工作考核和監督問責,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持續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水平。積極推進炭素企業達到A級管控標準,推動16家企業績效升級,減少源頭污染排放。深入治理國道沿線污染源,開展物料堆場治理、清潔取暖整治等專項行動。持續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加快“一河口一濕地”等重點水治理工程建設,實現省市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加強土壤環境重點企業監管,推進相關地塊土壤污染調查與風險管控,持續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水平。
更實舉措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開展黃河生態風貌帶修復二期工程,持續打造平陰黃河灘區山水人居典范。以省統籌優化耕地林地布局試點縣為契機,推動耕地集中連片,完成森林撫育3000畝,提升耕地林地資源保護利用水平。督促做好青龍山Ⅰ、Ⅱ礦區綠色礦山建設。統籌全縣91處歷史遺留礦坑生態修復系統治理,完善資金計劃,通過產業導入收益代替政府投入治理費用,實現項目自身平衡。加快建設鳳凰山、文筆山等4處郊野公園,科學開展山體覆綠、植被補植,讓更多的“荒山”變“景山”,展現山城交融的生態和諧之美。
更大力度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穩步推進省級綠色低碳縣城試點建設,推動能源結構調整,整體謀劃布局一批光伏、風電和儲能項目,優化升級電網配套設施,力爭全縣煤炭消費量實現48.6萬噸,比2020年壓減2.9萬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50萬千瓦。持續用力抓實ESG評價體系,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項評價指標作為資源政策傾斜依據,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引導生活方式轉變,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深化節約型機關、綠色社區、綠色校園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