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肖陽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記者 肖陽 濟南報道
1月27日,濟南市大數據協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標志著由濟南市大數據局指導,浪潮卓數、山大地緯、北方健康、山東齊魯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行業領軍企業發起的濟南市大數據協會正式成立。會議期間,濟南市大數據協會正式發布了《濟南市企業數據資產管理白皮書》,成為全國首個由市級政府和協會層面發布的數據資產管理白皮書。

據了解,該白皮書由濟南市大數據局、濟南市國資委、自貿區濟南片區管委會指導,山東財經大學張志紅教授團隊牽頭編寫。該白皮書針對12家駐濟企業,從企業數據管理、數據資源入表、數據資產評估等十個環節提出實踐操作流程,總結企業在數據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具體解決策略,對各級主管部門和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發揮數據價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會議表決通過《濟南市大數據協會章程》《濟南市大數據協會選舉辦法》和《濟南市大數據協會會費收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一屆理事會。

近年來,濟南市全面加快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等工作正在全面推進。制度規范體系逐步建立。濟南市相繼出臺《濟南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辦法》《濟南市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工作細則》《濟南市公共數據開放利用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數據管理制度規范逐步建立,為數據資源的有序供給和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數字基礎設施加速建設。全市已建成5G基站4.7萬個,在用數據中心33個,在用標準機架數達到10.9萬架,算力總規模達到1900P,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數據資源體系日益完善。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全量匯聚各級各部門數據資源超過136億條,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數據湖”,基本實現部門政務數據“應匯盡匯”。另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濟南市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3)》顯示,2022年,濟南市數據產量總規模達到102EB,占全省的22.9%,是全國人均數據產量的1.8倍,顯示了濟南市在大數據領域的顯著優勢。數據資源價值化穩步推進。以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為切入點,已經在金融、醫療、商務等領域開展授權運營試點工作,推動公共數據有序流通。目前,首批6家試點授權運營商已經梳理場景40個,上架197款數據產品。組織各區縣梳理數據要素型企業96家,加強培訓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2023年,濟南市位列全國數字生態總指數第10位。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堅持“問題導向、場景牽引”,推動各類數據持續賦能數字濟南建設,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打造千余個數據應用場景。“泉城鏈”普惠金融應用持續深化,已累計發放貸款41.5萬筆,實現授信536.5億元,涉及企業16140戶。持續推進“政保通”平臺應用,已經與10家主流保險機構的業務系統對接,完成行業服務超100萬件,實現商業健康保險賠付金額逾30億元。

記者獲悉,濟南市大數據協會將在數字濟南建設框架下,匯聚業內力量,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加強行業內交流與合作,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參與,形成推動數字濟南建設的強大合力。
初審編輯:肖陽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