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
拒絕酒駕醉駕,莫存僥幸心理
臨近春節,親朋好友相聚,總避不開把酒言歡。不過,仍有部分駕駛人心存僥幸,酒后駕駛,以身試法。研究顯示,飲酒后,人的中樞神經會被麻痹,出現自制力降低、視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體平衡感減弱等狀況。飲酒后駕駛機動車是違法,一旦醉駕就構成犯罪,嚴重威脅自己和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據悉,2023年12月28日起,由“兩高兩部”聯合制定的《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也就是俗稱的“醉駕處罰新規”正式施行。今年是新規施行后的首個春運,新規設置了15種從重處理情節,表明司法機關對嚴重醉駕行為毫不手軟的態度;還規定了一般不適用緩刑的10種情形,突出對發生實際損害后果、醉駕行為危險性大以及行為人主觀惡性大等案件的從嚴處理,避免有的犯罪人心存僥幸。
請廣大駕駛人謹記:酒后駕車害人害己;勸親勸友,不勸駕駛人喝酒。
疲勞駕駛危險,別拿生命“趕路”
春運期間,道路交通擁堵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長時間的等待容易使駕駛人感到煩躁,而長時間的擁堵駕駛則會造成疲勞駕駛。此外,冬季車內使用空調暖氣,也讓駕駛人更容易產生疲勞。據統計顯示,疲勞駕駛極易引發重特大交通事故。因此,為確保安全,必須杜絕疲勞駕駛。在預防疲勞駕駛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出行之前要有充足的睡眠。
●盡量不要服用使人困倦的任何藥物。
●科學、合理地安排行車時間和計劃,注意行車途中的休息;駕駛車輛每3至4小時至少停車休息20分鐘;夜間長時間行車,應由2人輪流駕駛,交替休息,盡量不在深夜駕駛。
●行車中,保持駕駛室空氣暢通、溫度和濕度適宜,減少噪聲干擾;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可時常調整局部疲勞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進血液循環。
●感到疲勞時應及時駛離道路,停到安全地帶休息。
切莫分心駕駛,千萬別開“盲”車
分心駕駛是一種交通陋習。對于有些駕駛人來說,車輛行駛過程中接個電話、撿個東西、系個安全帶……這樣的“小動作”可能覺得不以為然,殊不知這些分心駕駛的動作看似微小,實則會導致駕駛人的反應能力降低、車速變慢、視線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副作用”,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在避免分心駕駛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開車前做好充足準備。駕駛人應提前調整所有的機動車控制設備和后視鏡;提前查看地圖,規劃出行路線,并設置好導航設備,切勿在開車過程中或者在高速公路上停車操作導航設備。
●行車過程中集中精力。駕駛人嚴禁以手持方式接打電話、看視頻、聊微信;不要吃東西、抽煙;不要彎腰撿東西,如有東西掉落,應找安全的地方停車再撿。
●照顧好車上兒童,不要讓其分散駕駛人注意力,影響安全行車。帶兒童出行時,請選用適合其年齡、體重的兒童安全座椅,不得懷抱兒童或讓兒童坐在副駕駛位置。
安全出行有“道”,“穩穩”的幸福
春運的大幕已經開啟,返程回家的人會日漸增多,交通流量不斷增大,出行安全不容忽視。
●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出行,前往正規客運場站乘坐有合法營運資質的車輛,切勿在客運場站外、高速公路旁攔停車輛上車,不乘坐拼團“黑車”、超員客車。
●騎乘電動自行車、摩托車請正確佩戴安全頭盔,不隨意轉彎、變道、逆行、掉頭。行車途經農村地區路口、彎道、陡坡、橋梁、臨水臨崖路段時,要仔細觀察、減速慢行,小心謹慎駕駛。
●杜絕駕駛無牌無證、假牌假證的機動車上路,自覺遵守交通信號燈、標志標線,不闖紅燈、不搶黃燈,遠離大貨車“盲區”。遵守載人載物規定,避免因講一時義氣、行一時方便、圖一點利益乘坐電動三四輪車、農用車、超員面包車及報廢車。
●自駕出行前,駕駛人要增強冬季行車安全意識,及時關注天氣情況,出行前提前檢查車況,確保車輛性能安全,提前了解交通路況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路線;惡劣天氣牢記“降速、控距、亮尾”六字訣;車在高速遇故障或發生事故時,千萬別慌張,請牢記“車靠邊、快警示、人撤離、即報警”,謹防“二次事故”的發生。
●切勿超速,保持車距。超速行駛時,駕駛人判斷能力會變差,會直接影響操作車輛的穩定性。如遇緊急情況,駕駛人往往措手不及,容易造成碰撞、翻車等交通事故。在駕駛車輛時,要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避免緊急剎車。
春運回家文明駕駛、安全出行。因為平安,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
1月29日,濟南洪樓廣場南側、東側區域和道路南側綠化帶已經開始封閉施工,大型機械設備進入,進行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洪樓廣場站(工程名)的建設。據了解,洪樓廣場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于洪家樓北路與花園路交叉口東北側,沿花園路東西向布置,車站長度為174.8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