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昨天(5月9日)下午,王蒙來到山東大學,在知新樓報告廳作了一場以“傳統文化的特色與生命力”為主題的講座。講座過程中,王蒙以傳統文化為起點,勾連古今中外,風趣機敏,金句頻出,收獲了學生們陣陣熱烈的掌聲。
妙語連珠闡述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多數讀者對王蒙的印象是他的兩個代表作,即1956年發表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和1979年首次正式出版的小說《青春萬歲》。2023年是王蒙從事文學創作七十周年,這一年,他出版了《人民藝術家·王蒙創作70年全稿》61卷。懷揣著對一名優秀前輩作家的敬仰和尊重,昨天下午,王蒙在山東大學的講座開始之前一小時,已經有諸多師生在報告廳等候。
下午3時,王蒙準時來到報告廳,引發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雖然已經鮐背之年,王蒙講起話來仍然中氣十足,思維條理。講座以“傳統文化的特色與生命力”為主題,王蒙以傳統文化為起點,系統闡述了傳統文化的此岸性、積極性、實踐性三個特性,以及尚德、尚一、尚化的三個特點。
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范疇時,王蒙表示,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在于歷史遺產,如長城、兵馬俑、歷史文化名城、三星堆等等。不過,傳統文化也不僅僅是歷史的紀念與光輝的瞻仰,也活在人民、生活、鄉土、語言、言語、風習和靈魂中,比如敬畏天地、慎終追遠、講究孝悌禮義、重視教育等行為活動。傳統文化不僅具有連續性,并且富有創造性和包容性,這增益了中華文明的活力和選擇空間,增益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王蒙還用大家熟悉的中國寓言故事闡釋應該如何理解傳統文化,比如愚公移山。他說,曾經看到有人這樣解讀這個成語故事,說是統計出太行山、王屋山的體積,然后根據愚公一家人的勞動能力,具體計算出需要花費上億年才能完全移走這兩座山。王蒙不認可這種解讀方式,“愚公移山不是一項嚴密計算的土木工程,而是體現了只要認準一件事就要不計代價堅持做下去的精神?!蓖趺烧f,這才是我們應該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養分。
在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中,王蒙妙語頻出,他不僅對中國古代哲學如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的理論如數家珍,更是勾連了西方哲學家黑格爾、伏爾泰等與中國哲學的思維碰撞,貢獻出一個個對觀眾有所啟發的觀點。無論是君子的人文精神還是中庸的辯證精神,王蒙都有獨特的講解。這場講座讓現場師生見識了“人民藝術家”的博學和風采。
“既是王博士,也是王大隊”
讓王蒙與現場師生互動更多、更緊密的則是關于文學的探討。山東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陳露深情回憶起多年前在新疆師范大學聆聽過王蒙演講的經歷,在她的記憶中,王蒙還可以用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進行交流。
這引發了王蒙對生活在新疆的那段經歷的回憶。他說,那是1963年的秋天,當時他已經分配到首都師范大學當老師,不過比起當老師來,他更想全心全意當一名作家,“只想寫小說”。另外,王蒙還深受“知識分子應該經風雨、見世面”的影響,一心想要離開沒有離開過的北京,真正投身到人民中去。這時,有新疆、甘肅、江西三個地方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我在十分鐘內就選擇了新疆,當時就覺得越遠越好?!蓖趺娠L趣地說,這件事情給了他一個很好的人生經驗,那就是大事十分鐘就可以決定,至于買什么品牌的手表卻兩年也決定不了。
王蒙在新疆生活了十六年,創作了《這邊風景》《在伊犁》等以新疆為背景的系列作品。時隔半個世紀,王蒙依然流利地說出了他當時的任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巴彥岱紅旗人民公社第二大隊副大隊長?!?/p>
王蒙說,他正式接受教育的學歷是高中一年級上了半學期,后來因為文學創作成就獲得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博士學位,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日本櫻美林大學博士學位。他開玩笑地說,“我既是王博士,也是王大隊!”
寄語年輕人:世界越是機械化,越應該擁有獨立的頭腦和靈魂
一名21歲的大學生與王蒙交流,說如今他正是王蒙寫出《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的年紀,卻感覺世界高度機械化。對此,王蒙的態度非常樂觀,他說,火車的發明也曾經引起很大爭議。但人不是機械,“世界越是機械化,我們越是應該擁有獨立的頭腦和靈魂?!蓖趺烧f,我們不必因為世界的發展而痛恨機械,對此他并沒有深刻的憂患,而是繼續期待著社會會進步,生活會快樂,幸福會增加。
他還勸勉年輕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鐘,他也會繼續學習。
交流中,現場師生深刻感受到王蒙對文學、對文化的赤誠熱愛。猶如他在2024《當代》文學頒獎盛典的一句發言:“我愿意對文學說一句什么話呢?我愛這個世界,我寫出來的一切都是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情書?!?/p>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