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報道
5月29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大眾網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市近年來不斷加大野生動物與種質資源保護力度,組織全市14個涉農縣區(功能區)以縣區為單元對轄區內農業外來入侵植物、作物病蟲害、水生動物進行面上調查與補充調查,嚴防外來物種入侵。
目前,濟南市共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42處,其中自然保護區4處、自然公園38處。各類自然保護地的保護范圍涵蓋了全市重要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濟南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嚴肅查處自然保護地生態破壞問題,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做好陸生野生動物的疫源疫病監測和收容救護工作。此外,還建立了林業、農業、公安、市場監管等7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活動為契機,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氛圍。“濟南市佛慧山生態廊橋”還成為省生態環境廳向生態環境部推薦的全省唯一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成果。
為增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力度,農業農村部門建成全國首個區域性畜禽遺傳材料收集評估儲存中心,精準測定38個畜禽和蜂品種,在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中,新發現種質資源1個(萊蕪黑雞)。建成總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總容量約8萬份的濟南市農作物種子資源庫,發布《濟南市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規劃(2021-2030)》,建設了濟南市蓮臺山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原地保存庫、濟南市觀賞植物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啟動首批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確定工作,認定濟南市古樹名木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平陰縣玫瑰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長清區大峰山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原地保存庫3處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
據悉,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濟南市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方案》和《濟南市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面上調查實施方案》,成立濟南市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控與普查專家組。同時建立濟南市城市綠地外來入侵物種數據庫和電子信息平臺,全面開展了森林、草原、濕地、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