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張靜
社會工作人才,是“海右人才”的一個重要群體,他們是一所城市的靈魂守護者,正以無私的奉獻和專業的服務,為濟南這座“剛剛好”的城市編織著溫暖的篇章。2024年6月28日,在歷下區創益園,歷下區委社會工作部成功舉辦歷下區“強基固本·提質增效”社工人才賦能基層治理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此次活動上,歷下區探索推進“1+2+6+N”社工人才賦能基層治理工作體系,即以打造一支專業化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為目標,把社區治理學院建設成為社會工作治理中心和服務中心“兩個中心”,設立街道、社區、行業協會、兩新組織等“六個現場教學點”,陸續培育發布N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實現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相得益彰、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發揮更大作用。
匯聚最美社工人才,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群眾在哪里,社會工作的觸角就伸向哪里。社工人才來自群眾,也服務于群眾?;顒蝇F場,首先慰問了歷下區十名最美社會工作人才,他們分別是建筑新村街道和平新村社區黨委書記薛倩、龍洞街道全運村社區黨委書記馬璇、文化東路街道文恒社區黨委書記張穎、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許蕊、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黨委書記張潤文、歷下區善治公益發展中心主任孫璐璐、濟南市基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總干事李明葉、濟南山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高大偉、濟南市歷下區山泉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干事李聰聰、濟南市基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總干事徐菲菲。為了更好展示社會工作人才的風采,歷下區委社會工作部還編輯印制了《2024歷下區“海右”社會工作人才風采展》畫冊,把社會工作人才的最美瞬間和感人事跡分享給眾人。
近年來,歷下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紅心領航、人才賦能、志愿同行,持續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激勵保障,更好發揮社會工作人才在基層治理的重要作用,推動“社工+志愿”聯動融合發展工作在新的起點高標準開好局起好步。目前,全區共有社區工作者1888人,取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1100多人,獲評齊魯和諧使者、泉城和諧使者、“海右”社會工作高層次人才21人,社區工作者人數實現每萬名城鎮常住人口配備社區工作者22.5人。
加強與高校合作,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社工人才隊伍
發展社會工作、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創新社會治理、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把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納入黨的社會工作體系,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志愿服務等統籌謀劃、一體部署,更加有利于推動社會工作人才融入社會治理,讓社會工作者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在這次活動上,歷下區委社會工作部與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濟南大學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簽訂社會工作合作共建協議,在全省、全市率先開啟了與高校合作“堅持專業化方向”的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有益探索。下一步,校地雙方,將在加強資源共享、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研究、加強人才培養合作等方面開啟合作新模式。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張劍還現場作了題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路徑與思考》的專題授課。
“社區治理學院”陣地建設和“社工服務項目”培育發布同步推進,社會工作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為夯實社區服務基石,實現“聚育用”一體推進基層治理,歷下區成功建立“歷下社區治理學院”,聘請46名全國優秀專家任教員,34名優秀社區書記、社會工作者等作為實務督導,研發7大類75節課程,現已賦能培訓1200多人次,培養了一批懂治理、敢治理、善治理的人才?,F如今,歷下社區治理學院的教學陣地又再次延伸到街道、社區、行業協會和兩新組織。在活動現場,解放路街道社工站、東關街道社工站、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歷下區心理健康服務協會、廣東知恒(濟南)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負責同志上臺,受領了閃亮的“歷下區社區治理學院現場教學點”的牌子。這些教學點將承擔起新的使命,成為社會工作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提供堅實支撐。
除了對社工人才的“愛才”和“重才”,歷下區還特別注重“用才”和“育才”。“用”和“育”,就體現在對社工人才作用的發揮,也離不開優質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歷下區首批10大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五社聯動”社區治理服務項目、“紅心領航”社區社會組織培育賦能項目、“優才行動”社會工作賦能項目、“情系桑榆”老年人服務項目、“快樂同行”兒童青少年成長項目、“暖心港灣”特殊家庭增能項目、“小荷法援”法律援助項目、“安托善育”托育服務項目、“清泉潤心”心理健康服務項目、“泉潤助殘”志愿服務項目。10大項目,分別聚焦社區治理、心理健康、法律援助、助老助殘等領域,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服務。這些項目如同種子,播撒在社會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它們孕育著希望與夢想,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ㄍㄓ崋T:王偉 王毅)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