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近日,濟南市發布關于受理《濟南起步區黃河體育會展及科技智造園區基礎設施(黃河大道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公示。
從環評報告中獲悉,黃河大道二期項目新建快速路約8.2公里,紅線寬42-105.7米,兩側綠線寬0-27米。項目用地總規模為72.9666公頃,主路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快速路標準,輔路設計車速5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城市主干路標準。其中地下快速路約4.22公里,由奧體西路北延至鵲華東路,鵲華西路至濟濼路北延以西綠道支路段主路;其余道路為地平形式,約3.98公里;中央公園段標準斷面為主路雙向6車道、輔路設置雙向4車道。
全線設置科創中心隧道、總部基地隧道2處主線隧道,隧道總長度5.145公里;設置二環東路A、B、C匝道、二環輔路入口匝道、鵲華東路A、B匝道,匝道總長度約3.154公里;設置規劃主干路下穿節點主線及慢行通道,主線隧道長度約0.502公里,慢行隧道長度約0.692公里。隧道全線采用明挖法施工。
黃河大道二期項目分段總體方案
(1)濟樂高速~奧體西路北延
黃河大道一期下穿濟樂高速段主線為雙向8車道,輔道雙向4車道;黃河大道二期由濟樂高速下穿處順接黃河大道一期工程,主線雙向8車道延伸至奧體西路北延東側支路處,通過設置1對出入口,將主線雙向8車道過渡至雙向6車道,從而輔路從雙向4車道過渡至雙向6車道,與黃河大道二期標準段順接完成。
(2)科創中心地道
科創中心地道東起奧體西路北延(樁號為K13+463),西至鵲華東路(樁號為K16+755),長約3.292km,主路采用地道下穿,設計車速80km/h,雙向6車道,主路與二環東路北延處設置2條地下環形匝道和1條定向地下匝道;輔路位于地平,設計車速50km/h,雙向6車道,輔路位于二環東路北延西側設置1處地下匝道入口進入主路,隧道洞口兩端各設置1對地面主輔路出入口。
(3)中央公園段
本段位于鵲華東路與鵲華西路之間,為地面快速路,全長約872m,設計速度80km/h,主輔路均以地平形式穿越中央公園。主線為雙向6車道,輔道雙向4車道。鵲華東路(G104)路口處設置1對西南向地下匝道。
(4)總部基地地道
總部基地地道東起鵲華西路(樁號為K17+620),西至濟濼路北延西側支路(樁號為K19+460),長約1.84km,主路采用地道下穿,設計車速80km/h,雙向6車道;輔路位于地平,設計車速50km/h,雙向6車道,隧道洞口兩端各設置1對地面主輔路出入口。
(5)大橋安置西區西邊界路~水廠西路
本段為地面快速路,全長約1.34km,設計速度80km/h,主線為雙向6車道,輔道雙向6車道。本段規劃主干路及水廠西路采用被交路下穿形式,其余規劃次干路及支路采用“右進右出”形式與輔路相交。為加強南北地塊聯系,本段設置1處人行及非機動車過街天橋。
黃河大道二期項目主要節點方案
(1)濟樂高速
濟樂高速于2020年9月新通車,黃河大道一期下穿濟樂高速。為減少投資浪費,盡量減少對濟樂高速改造,利用現狀雙喇叭立交。黃河大道一期利用現狀既有G220,將原G220雙向6車道加硬路肩斷面布置調整為雙向8車道,本互通立交節點實現了“高-快”銜接的全互通立交。為服務互通立交周邊地塊的進出立交兩端設置雙向4車道聯系地塊輔路與周邊既有道路網進行銜接。
本節點在黃河大道一期工程中已完成相關設計,黃河大道二期在濟樂高速跨線橋下與一期順接,二期建成后擇機對新陽路燈控“T型”路口進行封閉改造,以實現黃河大道全線快速化。
(2)奧體西路北延
黃河大道二期主線以隧道(科創中心地道)形式下穿奧體西路北延,奧體西路北延與二期輔路形成燈控“十字型”平交路口,奧體西路北延東側設置1對主輔路轉化出入口,利用奧體西路北延實現快速路對大橋組團東部片區地塊的輻射服務作用。
(3)二環東路北延
二環東路北延規劃為城市快速路,二環東路經黃河大橋復線橋跨越黃河后,繼續向北延長至黃河大道二期形成“快-快”銜接的互通立交。經交通分析并結合路網規劃,擬在二環東路北延處設置東南向和西北向匝道,次要交通流通過地面輔路形成的“十字型”燈控平交路口轉換。目前,二環東路北延已完成濟南黃河大橋復線橋及下穿石濟客專與黃河大道一期相交處的設計工作,且正在進行施工。經方案論證擬采用高架橋方案繼續向北延伸。
(4)鵲華東路
鵲華東路規劃為城市主干路(原國道G104),城區流入黃河大道東西向交通在經黃河大橋復線橋后分流,其中西南向可由鵲華東路分流,鵲華東路設置半定向聯系匝道實現西南向交通流與黃河大道的快速轉換。其中,黃河大道主路隧道(科創中心地道)位于地下一層,南西向左轉匝道位于地下二層,西南向右轉匝道位于地下一層。
(5)鵲華西路、濟濼路北延
黃河大道二期主線以隧道(總部基地地道)形式下穿鵲華西路與濟濼路北延,鵲華西路、濟濼路北延與二期輔路形成燈控“十字型”平交路口,鵲華西路東側設置1對主輔路轉化出入口,濟濼路北延西側設置1對主輔路轉化出入口,利用鵲華西路、濟濼路北延與黃河大道快速路形成“組合菱形立交”,以實現快速路對大橋組團總部經濟區南北地塊的輻射服務作用。
(6)規劃主干路、水廠西路
規劃主干路及水廠西路處,黃河大道二期主輔路均已地平形式通過,為降低地平快速路對創新產業園區南北地塊的割裂,考慮將規劃主干路及水廠西路以地道形式下穿本項目,同時保留地面道路以“右進右出”形式與本項目輔路平面交叉。規劃主干路設計速度50Km/h;水廠西路為次干路,設計速度40Km/h,兩條道路均以雙向4車道下穿黃河大道二期,地面保留1條左轉進口車道和1條出口車道及對應的非動車道和人行道與黃河大道二期輔路平交。
(7)大寺河橋梁工程
黃河大道二期橋梁工程新建橋梁11座,總面積27674.21平方米。由東向西依次跨越規劃水系一、二、三、大寺河東、大寺河、五、六、七,鵲華東路跨河橋,新建人行天橋兩座。其中大寺河跨河橋方案采用一跨下承式拱橋,橋長120m,標準寬度86.5m,邊墩采用重力式橋臺。
黃河大道二期工程作為起步區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承擔著支撐起步區開發建設的重要使命。它不僅將優化區域交通布局,還將為大橋組團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濟南起步區實現高質量發展。(來源:黃河流域中心城)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