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記者7月23日在山東濟南匡山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采訪獲悉,過去一周,濟南28種蔬菜批發均價在2.28元/斤,半數蔬菜價格呈上漲趨勢。對此,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受本月降雨天氣影響,本地蔬菜出現泡水腐爛現象,這也使得本地種植的蔬菜出現明顯減產,不得不提前下市。
15種常規蔬菜6漲6跌,土豆、洋蔥銷量增長最快
“下雨下的使得現在本地柿子產量很少,就一兩筐,市面上大部分貨都是張北拉來的,想賣柿子就只能從外地拉貨。”在匡山蔬菜批發市場已經經營近十年的商戶張盛表示,本地蔬菜產量小且下市早,使得市場上的商戶不得不提前從張北內蒙古等地找貨源。而這些地區今年早春遭受暴雪,導致貨源減少,今年供應壓力比往年要大。短時間市場上的蔬菜供應出現了罕見的“青黃不接”的現象。
山東濟南匡山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在統的28種蔬菜批發均價在2.28元/斤,在統的15種常規蔬菜均價2.41元。從整體看,本周價格上漲和下降的蔬菜種類各占一半,由于天氣等各類因素影響,蔬菜價格每天會出現小幅波動。銷量方面,過去一周銷量較前一周上漲約342噸,周銷量將近18500噸,日均近2650余噸。
從價格方面來看,過去一周15種常規蔬菜中6漲,3持平,6降低。本周晴雨天氣的交替轉換使得蔬菜價格來回波動。從銷量方面來看,銷量上漲明顯的分別為:土豆(+348.8噸)、洋蔥(+106噸);銷量明顯減少的分別為:大白菜(-207.3噸)、黃瓜(-58.2噸)。
肉蛋水產行情方面,雞蛋價格由每件152逐漸下降至145元,每斤下降約0.2元。肉類價格穩定,豬肉13.5元/斤,牛肉26元/斤,羊肉31元/斤。白條雞價格持平,均價7.50元/斤,最高8元/斤,最低為7元/斤。水產價格持平,鯉魚連續兩周下降,本周降價0.4元/斤,其他保持不變。
降水致本地蔬菜泡水腐爛,外地蔬菜入濟冷鏈成本增加
入伏前后正是農作物大量豐收上市的好時節,蔬菜供應量遠比之前充足,為何還會出現價格上漲的現象?市場相關負責人王先生表示,首先,不利的天氣因素導致蔬菜供應錯落不均。7月初的幾周時間內,濟南市及周邊地市都出現大規模降雨,降雨降溫天氣導致本地蔬菜出現泡水腐爛現象,這也使得本地種植的蔬菜出現明顯減產,本地蔬菜不得不提前下市。
此外,本月初期強降雨助推銷售成本增加。下雨蔬菜不易保存腐爛快,運輸途中外地蔬菜多會選擇冷鏈低溫運輸,這導致運輸成本增加。商戶張盛透露,“從外地拉來的柿子,平均一車價格要比本地的貴兩三千塊,所以我們賣的價也不得不漲啊。”除此之外,還有銷售過程中賣不出去的蔬菜,強降雨導致天氣潮濕悶熱,許多蔬菜會出現“爛芯”“熟過了”的現象,在市場上隨處可見商戶成包丟棄的蔬菜。
與此相對的是,消費者更偏愛品相好新鮮度高的優質蔬菜。采訪中,專賣黃瓜的商戶楊鳳英說:“黃瓜從濟陽拉貨,但是最近咱這邊經常下雨,普通黃瓜產量少,優質的黃瓜就更少,成本價也更高。”商戶們陷入了普通貨不好賣,優質貨拿不到的兩難境地。商戶銷售成本也比以往增加不少。
另外,調整種植產業結構,導致部分菜價波動。去年市場行情好的蔬菜,跟風種植的人多,產量上漲導致價格下降。比如大蔥,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大蔥價格同比降低40%。而去年市場上備受冷落的蔬菜,像豆角今年每斤平均價格在1.9元,對比去年同期價格,豆角價格同比上漲了26%,在今年出現了令人意外的漲價現象。
“所以當消費者需求變化不大,短時間內蔬菜供給易受天氣、成本等因素干擾,導致大量蔬菜不能及時流入市場,暫時不能緩解潛在供應壓力。“王先生表示,短時間內價格還會波動,市場價還不能穩定。不過長遠看,蔬菜價格會逐漸平穩。
濟南報業全媒體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7月23日下午,濟南市教育局中招辦召開202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第二批次志愿錄取情況發布會,公告全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以下同)202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第二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工作情況。目前,全市共有17528人填報了志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