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胡中喆 濟南報道
7月26日,《名校解碼》系列讀者分享會在第32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主會場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圖書作者陶繼新與現場的觀眾一起探討名校的成功經驗以及教學管理方法,領略了名校、名校長及師生的萬千精神風采。
《名校解碼》系列包括《名校解碼·小學卷》和《名校解碼·中學卷》,陶繼新通過深入采訪,以行云流水、趣意盎然而又不時搖曳著理性光芒的語言揭示了這些名校和名校長取得巨大成功的內在規律,并以獨特的寫作視角將學校的實踐成果娓娓道來,彰顯出學校的獨特氣質。既有藝術教育、習慣養成、紅色教育、詩詞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數字化學習、多元評價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新方法,又有探索辦學新樣態、關愛教職工、開展系統教師培訓、建設良好師德師風、搭建教師成長舞臺、暢通教師晉升渠道等方面的師資建設新路徑,還有確立辦學理念、形成辦學特色、打造活動品牌、改革體制機制、營造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學校發展新途徑。
這次講座陶繼新介紹了幾所全國極有影響力的一流名校的辦學理念,從蘇州一中的“書院精神”講起,教育需要的是精神,而不只是技術。陶繼新還詳細地為現場的觀眾解讀了一些名校長的管理理念,如衡水中學郗會鎖校長的精細管理理念,從課堂鈴聲到宿舍管理,無不體現著高效管理帶來的高效率。每天從早到晚,衡水中學的鈴聲有六十多道,最短間隔只有兩分鐘,每一個鈴聲都是提醒學生為下一步做準備。
從陶繼新的介紹中,現場的觀眾更加理解了高升學率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態,其背后的精神文化才是這所學校的核心要素。在介紹學校的創新課程時,陶繼新介紹了濟南歷城二中的科技創新課程及特色的藝術課程,讓學生在提升成績的同時也得到了全面發展。陶繼新還講到了變革課堂的重要性,如杜郎口中學的“三次頭腦風暴”,讓課堂實現了學習資源的多元化與學習內容的層級化,為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完美融合及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了環境支撐。同時他還強調,要注重發展教師和學生成長,為教師提供成長的舞臺,為學生創建發展時空。
名校之名,各有不同,堪稱繽紛萬象而又新意迭出。這次講座的現場觀眾有很多來自濟南各所小學、中學的教師,他們在聽完陶繼新的講座后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讓他們在教學方法上找到了新思路。活動結束后,許多觀眾紛紛與陶繼新合影留念。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