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
琦泉小區改造前
琦泉小區改造后
琦泉小區首屆業主委員會選舉大會
大眾網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盛夏的夜晚,除了草露還伴有蟲鳴。晚飯過后,家住琦泉小區的居民閆金鳳總愛趁著涼快到小區里散步?;丶視r天已黑,一踏入樓道,感應燈就亮了起來。想想以前小區沒人管、樓道沒燈亮的日子,閆金鳳不禁感慨:“現在的生活真好!”
幾個月前,這里還是無物業管理、無單位管理、無人防物防的“三無”老舊小區?!案淖兪窃谟瓉怼t色物業’,小區有了‘管家’之后?!遍Z金鳳說。
為解決社區內“三無”小區基礎差、環境差、穩定差、安全差等問題,去年以來,濟南市平陰縣錦水街道錦水園社區實施“紅色物業”小區治理模式,通過組建公益性企業化物業服務實體、延展物業服務企業“觸角”等措施,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紅色物業”解民憂紓民困
7月31日,大眾網記者走進琦泉小區,小區環境干凈整潔,樓棟外立面煥然一新。一排排機動車、電動車整齊停放。
“我們這個小區建設年代久,也沒人管理,以前問題很多,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多……”小區老住戶閆金鳳說。
琦泉小區的“曾經”是錦水園社區諸多“三無”小區的通病。近年來,錦水園社區開展老舊小區整治,對這些小區的環境和設施陸續進行了改造。
建得好,還得管得久。為此,錦水園社區以黨建引領,聯動搭建物業平臺,按照“街道黨工委統籌+社區黨組織聯辦+公司化運營”模式,以街道為單位打造“紅色物業·和美鄰里”品牌,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直接提供到群眾的“家門口”。
2024年5月,由全體居民共同投票選舉出的錦園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入駐琦泉小區,為小區提供專業化物業服務。“我們先后開展污水管道清理5次,修繕照明設施20余處,用兩周時間完成了小區10棟樓的供電線路設施全面更換升級,全部并入國家電網,統一為小區供電?!卞\水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文琦告訴記者。
“接下來,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小區的天然氣管道安裝工程。截至目前,由278戶居民參與的第一期改造施工已經順利完成?!眲⑽溺榻B。
解決問題的同時,琦泉小區建起了“居民協商議事亭”,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黨支部和居民代表一起商議重大事項,一起調解矛盾糾紛,一起提高物業服務水平。
“我們還成立了‘義修哥’志愿服務隊,切實發揮黨支部紅色堡壘作用,為居民營造更多美好生活的場景?!卞\水園社區網格員張艷艷介紹說。同時,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也不斷在小區治理工作中“發光發熱”,“以退伍軍人陳文太為代表的幾名老黨員在‘紅色物業’開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他們常年居住在這,了解社區情況,在居民中有威信,群眾工作做得好。”張艷艷說,通過他們的積極參與,不僅更精準地了解并解決了居民的訴求,還拉近了物業公司與居民的距離。
服務“觸角”進一步延展
在提供安保、保潔、公共服務設施維護等服務的基礎上,“紅色物業”還聚焦居民身邊事、憂心事,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最近,劉文琦正忙著準備社區“園”系列主題文化活動,將針對轄區內老人、兒童、新就業群體、戶外勞動者等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
“‘紅色物業’正不斷優化便民功能?!眲⑽溺榻B,比如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組織孩子們參觀消防大隊、學習消防知識,為戶外勞動者搭建休息驛站、開展“送清涼”慰問活動等。
錦水街道物業辦主任李鳳磊告訴記者,打造“紅色物業·和美鄰里”品牌,對老舊小區進行功能改造、環境改造,為小區業主提供學習教育、工具借取、臨時休息等服務,是錦水街道以“黨建智慧化”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錦水街道深化落實 《濟南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雙十”行動計劃 (2023—2025年)》,持續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按照“雙十”行動重點工作安排,加強街道自身建設、基層組織建設、治理能力建設為重點,持續推動街道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能力,優化街道管理體制。
“聚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錦水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智慧化為支撐,與時俱進構建‘黨建智慧化’基層治理體系,構建了以‘黨建e管理平臺’管人、‘146’村級治理體系管錢、智能公章系統管權、‘e錦水’智慧治理平臺管事為主要內容的‘四位一體’體系?!卞\水街道黨工委書記婁西賢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用‘紅色物業’來點亮‘民心’,讓居民的居住環境‘面子’更好看,‘里子’更好住。”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