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趙曉丹 曹博宇 濟南報道
8月22日,在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長清區專場上,記者了解到,長清結合全區產業基礎,謀劃布局了“兩大主導產業+兩大特色產業”的“2+2”產業體系。
長清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士強介紹,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和關鍵所在。長清結合全區產業基礎,謀劃布局了“兩大主導產業+兩大特色產業”的“2+2”產業體系,在創新谷打造了3個千畝產業園。目前,園區建設和招商工作進展順利。
兩大主導產業分別為:一是生物醫藥產業。結合大學城人才及生態環境優勢,聚焦“基因細胞、中醫中藥、醫美健康、醫療器械、銀發經濟”五大賽道,規劃打造了1500余畝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和400余畝的醫療器械產業園。產業園建設遵循國際化標準,集研發、孵化、轉化和規模化生產等多功能于一體,通過“平臺+科研機構+市場化”模式,提供科研支持、人才引進、金融服務、市場拓展及審批代辦等全生命周期和全鏈條服務,聚力培育高端生物醫藥和醫療機械產業集群。目前,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正在加快推進,12個優質項目已簽約,未來兩年將全面起勢。二是新能源汽車裝備及零部件產業。重點圍繞新能源專用車、客車、零部件及儲能、高端裝備制造三個方向,推動傳統產業更新和新興產業培育。截至目前,已落地投資21.6億元的迎勝汽車、14.3億元的中油濟柴“兩機兩新”等8個項目。下一步,長清將以兩大項目為龍頭,持續強鏈、延鏈,加快數字化改造和綠色化轉型,力爭3年內形成技術先進、配套齊全、協同高效的產業生態。
兩大特色產業分別為:一是網絡視聽產業。發揮山東省首批網絡視聽產業園的金字招牌和大學城高校人才優勢,利用創新谷孵化器、加速器等載體資源,重點布局算力、網絡視聽、數字人等應用場景。截至目前,已集聚起數字經濟、網絡經濟類企業近百家。長清力爭打造集人才資源、數字電商、信息技術于一體的高端新興產業基地,同時為廣大高校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創新創業平臺。二是文旅康養產業。重點打造了長清·叁百里文旅產業:東部以靈巖寺、古御道為軸線的文化旅游產業帶,中部以雙泉、五峰山、馬山生態資源打造的醫養康養產業帶,西部以齊長城、孝堂山等人文資源打造的黃河風貌帶。目前三個產業帶謀劃建設了多個文旅項目。在馬山鎮投資8.1億元,實施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打造了錦鋰小鎮和主題農場;在雙泉鎮投資10.5億元,實施了滑翔中心、極限運動等項目;在萬德街道打造了齊魯8號風情路、馬套將軍山景區等多個鄉村旅游項目。山水長清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賓客。
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