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強
為解決部門信息溝通不暢,導致困境兒童救助不及時、不精準問題,鋼城區民政局通過部門聯動、上下聯動、社會聯動等多措并舉,切實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及時保障、精準保障、全面保障。同時,加強困境兒童的心理疏導、精神關愛和權益保護,使困境兒童及時得到福利政策保障,讓困境兒童感受到黨委政府和社會的溫暖。
部門聯動,兜牢政策保障“精度”。一是強化制度保障。聯合公安、法院、檢察院、殘聯、教體、衛健、醫保、團委、殘聯、婦聯10部門制定《鋼城區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精準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留守兒童認定情形,保障條件,明確部門職責,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成立鋼城區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精準保障工作小組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二是強化信息共享。各部門按月將父母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被撤銷監護資格、被遣送(驅逐)出境情形的兒童信息反饋至區民政局,區民政局比對核查信息,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切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區民政局與區殘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平臺》比對核實,將父母重殘的58名兒童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條件的,精準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與區法院共享信息,將6名父母服刑且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條件的兒童納入保障范圍。與區醫保局對接,將母親重殘、父親重病的兩名兒童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通過部門信息共享,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5人、重點困境兒童9人納入保障范圍,將不符合條件的孤兒1人、事實無人撫養6人、重點困境兒童1人,及時減員,確保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不重發、不錯發、不漏發。三是強化助學保障。按季度與教育部門核實學信網學籍證明、學校在讀證明信息,為10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助學金6.5萬元,為6名孤兒發放“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助學金4.27萬元,助力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上下聯動,守護健康成長“溫度”。一是完善關愛網絡。區級依托濟南市青少年宮鋼城分宮掛牌鋼城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推進鋼城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實體化、規范化、專業化運作,各街道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站,實現未保站全覆蓋。選優配強街道(功能區)兒童督導員、村居(社區)兒童主任258名,構建完善區—街—村(社區)三級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網絡。二是提升服務能力。建立定期摸查制度,在每年 1 月、4 月、7 月、10 月“兒童信息摸底核查月”,對轄區兒童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賦能培訓制度,“線上+線下”集中組織4次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心理健康、兒童福利政策培訓,提升基層兒童工作隊伍的綜合業務素質和關愛服務能力。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學會會長針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授課,提升全區基層兒童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挖掘關愛服務深度。三是加強政策宣傳。制作《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政策解讀》動漫視頻,在政府網站、“大美鋼城”視頻號等多個平臺發布。鏈接社工資源,指導開展“社工講政策”活動,通過短視頻拍攝對困境兒童救助等政策進行講解,動漫和短視頻綜合點擊量達6000余次,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民政政策,確保群眾看得到。優化3項困境兒童申請、審核、審批業務流程圖,讓困境兒童審批流程更加公開透明、更加規范便民。
社會聯動,拓寬關愛服務“廣度”。一是實施“政府+五社聯動”機制。民政局牽頭,組織“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會志愿者和社會公益慈善資源”五社聯動參與困境兒童保護工作,實施政策宣傳、困難幫扶、權益保護、心理輔導、“四點半課堂”等關愛服務項目。二是實施“物質+服務”關愛。春節聯合區圖書館等單位開展“書香潤童心·溫暖伴童行” 走訪慰問全區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 166 人。兒童節啟動“點亮微心愿?同心筑童夢”活動,共計圓夢179困境兒童微心愿。區未成年人救助保障中心為困境兒童捐贈公益免費培訓券200張,開展政策宣傳、心理疏導、科學教育、文化藝術、家長課堂、親子沙龍講座、個案會商、“困境兒童追蹤計劃”等關愛服務活動。三是實施“一對一” +“ N”服務。依托3家關愛兒童的社會組織“一對一”結對幫扶困境兒童100余名,開展親情撫慰、心理疏導、課業輔導等服務,清明假期、六一兒童節等節日組織困境兒童參觀萊蕪戰役紀念館、陳毅指揮所,組織夏令營的活動,開展生命教育、愛國教育,培育困境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引導困境兒童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通訊員 魏烈雷)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