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題記
他們的身影,總是與星光相伴
在充滿喧囂的大街小巷,他們堅守崗位
無論嚴寒酷暑,每一分,每一刻
他們用汗水鐫刻著無數的感動瞬間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他們用腳步丈量著城市每一條街道
他們的辛勤付出,溫暖著這座城
他們,就是那一抹耀眼的城管藍
用愛與責任,守護著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讓這座城市更溫馨、更美好
01
天色未亮時,城市“美容師”已經開始了忙碌,用潔凈的市容迎接著新的一天;在喧囂的午后,灑水車緩慢地行駛在城市的道路上,開始了新一輪的灑水作業;當漫步在泉城的老街巷,熙熙攘攘的人群歡愉而有序,體驗著煙火氣十足的氛圍感;每當夜幕降臨時,一盞盞路燈相繼亮起,照亮行人回家的路,溫暖在心坎里……
在這座有氛圍感的城市,不僅有鱗次櫛比、風格迥異的現代建筑,也有著人間的溫情。“讓一座城市更溫暖”,不僅是一句簡潔簡約的宣言,也是濟南城管在開展城市“微”治的生動詮釋。
02
打開井蓋,合力將百余斤重的管子放進化糞池,保障完成后開始新一輪作業……這是濟南城肥清運中心女子清疏班的日常工作。
自女子清疏班成立以來,主要負責濟南市中大槐樹街道320座居民樓的化糞池管道的疏通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們會遇到各種情況,而且已經探索出較成熟的應急預案:每逢中高考及各種節假日,都要提前排查各種隱患,做到有備無患;每逢周末,總是提前進小區開展清疏工作,盡量不給居民們增添麻煩;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在冷風呼嘯的冬天里,她們始終在路上奔波,換來千家萬戶的潔凈……
“閨女,喝點水休息會再走吧。”這是小區居民經常說的一句話。她們的付出贏得了居民的掌聲,更是詮釋著城市“護理員”的責任感。
這是濟南城管開展城市暖心服務的最好腳注。
濟南城管以小區單元為“抓手”,對全市3萬個開放式小區的化糞池進行免費清疏,700座公廁24小時免費開放,讓牽扯居民生產生活的“小事”不“小視”,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群眾的福祉,讓居民群眾美在心里,樂在心坎上。
03
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似細瑣的小事,對于居民來說,也是承載著市井煙火氣的民生“大事”。
每當夕陽西下,環聯夜市逐漸熱鬧起來,商販們有序地經營著生意,工作之余的居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這里探尋著城市里的熱鬧生活。琳瑯滿目的商貨、千滋百味的小吃、井然有序的熱鬧場景,共同織繪著一幅人與城和諧相處的畫卷。
如何讓現代化的城市留住煙火氣?如何在流動商戶與民生服務之間尋求“最優解”?
濟南市城管局通過12345熱線、片區城管站收集便民服務“金點子”,通過設立潮汐攤位、建設263處便民服務點,繪制“便民生活地圖”等方式,在商販經營和居民需求之間搭建“溝通橋梁”,而且形成了以停車場、公廁、口袋公園、商超、集市為內涵的“15分鐘生活圈”悄然形成,既解決了無序經營的問題,又最大程度地保障著民生。
04
濟南,是一座高顏值的城市,也是一座人口近千萬的城市。同時,每天也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關系著城市品質的提升和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答好“生活垃圾處理”這張答卷非常關鍵。
濟南市城管局以小區、物業為橫軸,以生活垃圾中轉站、垃圾處理廠為縱軸,實現生活垃圾回收、分類、發電的無縫對接,構建起“前端收集分類、末端無害化處理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
走進社區里,可以在最醒目的地方見到垃圾分類宣傳標識;在濟南第三生活垃圾處理廠,不僅綠樹成蔭,而且收集而來的生活垃圾經過干燥、焚燒等多個程序后,變身為綠色電力輸送到尋常百姓家……目前,濟南生活垃圾年發電量約10.8億度,有力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城市管理模式創新了,城市環境美化了,一座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更舒心了,這座城更加溫暖了。(來源:姬望平微信公號)
原標題:“小事”不“小視”,讓濟南這座城更溫暖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