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報道
1月15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童享精彩冬日”濟南市未成年人假期主題實踐活動記者見面會。濟南高新區鳳凰路小學校長張宜峰表示,濟南高新區鳳凰路小學積極打造“伙伴+”學生成長共同體,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提供了新路徑。
張宜峰介紹,“伙伴+”學生成長共同體項目在家校社協同育人方面已經成為促進家庭教育進步的“引擎”,社會文明發展的“橋梁”。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在管理機構建設方面,濟南高新區鳳凰路小學在校級家委會專門設置了學生成長共同體活動部、宣傳部,確保協同育人工作有序開展。在專業性提升方面,加強專業研究、對參與協同育人的教師、家長和社會工作者進行專業培訓,建立“伙伴+”成長共同體的案例、成果評價等激勵機制。節假日為社區全面開放校內各種場館,打開圍墻辦教育。
在家庭方面,通過“伙伴+”學生成長共同體的路徑,讓家庭主動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注重家庭建設,為子女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其次參與到家校互動活動中來,積極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據調研,2024年鳳凰路小學開展“伙伴+”學生成長共同體以來,下半年家長學校家長參與率提升了26%,這也說明家長群體重拾補位意識,更為主動地發揮了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在社區方面,首先成立由社區副書記任組長、社區網格員為組員的公益服務小組。學校積極促成社區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社區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與社區共同開展送課服務,共建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其次,協助社區發揮環境與文化優勢打造特色活動,鳳凰路小學緊鄰大山坡自然景區與齊魯軟件園,通過開展各種科學活動、文化活動,比如社區消夏文藝節、非遺民俗文化節、慈善義賣活動、圖書漂流活動等,提高家庭參與學生成長共同體的積極性。同時,學校也積極整合社區各類教育資源,比如社區內眾多的教育場所和設施,像圖書館、體育館、烘焙室、活動室等,這些場所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中,學校主動作為,有力推動;家庭全面參與,積極配合;社區適時補給,延展平臺,學生的全面發展就一定能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張宜峰說。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