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曹亮
1月24日,濟南高新區舉行企業家聯誼會,55位企業家代表共聚一堂,共話高質量發展。現場,4位企業家講述了與高新區共成長的4個故事,從這些故事里,勾勒出一個“不怕麻煩”的高新區。
過去的一年,是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元年。這一年,成績如何?
濟南市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任廣鋒在致辭中,總結了高新區經濟總量、質量效益、發展態勢三張“突破性”的創業成績單。
第一張是經濟總量的成績單。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持續位居全國前20強開發區前列,高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第二張是質量效益的成績單。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躍居全市第一位,稅收占比居全市百億區第一位,稅收增量居全市第一位。
第三張是發展態勢的成績單。全區有3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填補了2016年以來國家大獎的空白,18個項目入選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居全省開發區首位,一批產業集群獲得省級批復認定,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中、東、北三大片區特色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位企業家的拼搏奉獻,高新區的過去由企業家們奠基、現在靠企業家們拼搏、‘三次創業’的未來也需要企業家們塑造。”任廣鋒表示,“在高新就是一家人”,高新區要用真情對待企業家,做到真情不虛、真情不私、真情不妄。希望各位企業家今后多為高新發展作貢獻、多替高新引資源、多向高新提建議,攜手并肩,共同建設好濟南高新區的未來。
城市與企業家如何雙向奔赴?在現場4位企業家講述的一個個生動創業故事中變得具體可感。
“2019年12月31日,集團財務總監給我了一張5000萬發票,孫村一塊地給了福瑞達,但是規劃了5個標準化廠房,可是我們不需要標準化廠房。為此,我找到了高新區領導,領導到現場開會,親自調度調整規劃,正因為此才有了今天福瑞達智美科創園、才有了世界美妝科技館、有了頤蓮和璦爾博士兩個過10億的品牌。”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高春明用發展中的小故事,講述了福瑞達在高新區支持下,從面臨虧損倒閉的小企業翻身快速發展的故事。
而在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楊超英的講述中,從一間房到一棟樓是華天與高新區共成長的見證。“當年我們決定研發自己的CAD,第一間辦公室是高新區免費提供給我們的。”楊超英介紹,去年年底,濟南工業軟件研究院揭牌,在經十路和鳳凰路路口的一棟字寫樓掛上了“工業軟件大廈”的牌子。“這棟樓也是高新區免費給我們使用的。”從一間房到一棟樓,背后是國產CAD軟件的崛起之路。
對于山東德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紅來說,2021年公司進入到研發、生產一體化階段,但是場地不足阻礙了企業的發展。“當時藥谷有一層比較符合條件,但是里邊有四個廠家入住了。”郭紅說,高新區領導挨個跟企業溝通,經過好幾個月的溝通,最終感動了廠家,4個廠家搬遷新址,德升順利入住,為日后發展奠定了基礎。
濟南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賽在高新區創業的過程,也見證了高新區的三次大發展,可謂企業與高新區共成長。“我想用三句詩來總結我以及高新區的‘三次創業’。”張賽說,第一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二句是“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三句是“欲上青天攬明月”。
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有勇氣喊出“欲上青天攬明月”,背后是高新區全方位的服務支撐。
“我們都是一家人,不用見外,也不用怕給我們‘添麻煩’,我們的職責就是用自己的努力為企業減少麻煩,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讓企業家‘輕裝上陣’創大業。”濟南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斌表示,濟南高新區將打造更為優質的營商環境,在提升審批效率、落實惠企政策等方面為企業服好務,解決好企業訴求,為企業掃清創業路上的障礙,讓企業家們少一些煩心事、揪心事,能夠心無旁騖謀發展。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正當其時,期望廣大企業家朋友能夠更深層次參與到高新區建設發展中,當好開拓進取的“實干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全區發展的“合伙人”,讓企業與高新區共同成長。
現場,濟南高新區有關負責同志分別對“園區通”平臺、審批制度改革、企業服務創新、高新教育和濟高控股集團重點項目情況進行了專項推介。一項項創新制度、一句句服務承諾正是高新區“不怕麻煩”的生動詮釋。
(大眾新聞記者 段婷婷)
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曹亮
在2025春節到來之際,為助力區縣博物館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盤活館藏文物資源,1月23日,“玉·見吉祥——館藏古代玉器精品展”在章丘區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由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章丘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濟南市博物館、章丘區博物館承辦,展期將持續至6月8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