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李穎男 濟南報道
時間:2025年1月23日 臘月廿四
地點:歷下區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
春節,這個象征著放松與團聚的節日,對于基層法官而言,卻常常意味著工作量的激增,尤其是對于歷下區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的員額法官朱琳來說。在她看來,臨近農歷新年,許多企業進入結算期,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薪資、福利等勞動糾紛也隨之增多,基層法庭工作也更加忙碌。臘月廿四,記者跟隨朱琳的腳步走進歷下區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親身體驗基層法庭在年前這段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日。
“勞動者的辛苦錢可耽誤不得!”
上午8點半,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莊嚴肅穆的法庭內。一場關于未能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爭議的庭審準時開始。朱琳坐在高高的法椅上,聲音溫暖且有力量,瞬間安撫了雙方當事人緊張的情緒。
“大家先別急,咱們今天聚在一起,就是要把事兒說清楚,解決明白。”朱琳微笑著說,“我知道大家都是辛苦人,為了生活奔波勞碌,遇到糾紛了,心里肯定不好受。但咱們得相信法律,法律是公正的,它會保護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
在朱琳的引導下,雙方當事人逐漸平靜下來,開始各自陳述證據和訴求。朱琳耐心聽著,不時點頭表示理解。她深知,這些勞動者背后的艱辛與不易,因此她更加用心地去傾聽、去理解。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有溫度的。”朱琳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當事人的心田。她耐心解釋著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雙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在她的努力下,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當事人開始相互理解,氣氛也逐漸緩和下來。
“今天上午一共需要處理3件案子,下午也安排得很滿。”朱琳在庭審間隙向記者介紹:“馬上過年了,很多勞動者辛苦了一年,就等著拿薪酬回家過年。我們也是希望趕在年前盡可能多地幫訴訟者解決問題,讓他們能夠安心過年。”
時間飛逝,轉眼間上午的案件已經處理完畢。朱琳走出審判庭時已是12點半。她匆匆扒了兩口飯,又跟團隊工作人員研究起下午的案卷。
在她的辦公室里,堆滿了厚厚的案卷和資料,但朱琳卻從不抱怨,總是以最大的耐心和責任心去處理每一件案件。
為好“楓”景,增“年味”添“法味”
針對勞動者缺乏法律知識的問題,朱琳深知這是導致許多糾紛產生的根源。
因此,在庭審時,朱琳會耐心地為訴訟人普及法律知識,在日常工作中,她也同樣以身作則,將普法工作融入每一個細節之中。
朱琳指導濟南中學學生組織模擬法庭
朱琳應邀為濟南武警支隊開展法律宣講活動
朱琳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生作就業指導
朱琳受聘擔任濟南中學法治副校長
“我們與濟南中學、山東政法學院等學校聯合舉辦模擬法庭活動。通過模擬法庭活動,同學們‘親身體驗’訴訟程序,從案例中生動解讀法律深意,感受到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義,樹立法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記者了解到,前不久歷下法院姚家法庭獲頒為山東省濟南中學“行走的思政課”優秀實踐基地,朱琳受聘擔任濟南中學法治副校長。
朱琳認為,舉辦此類活動對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建設和諧校園和深刻理解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必要性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如此,朱琳還堅持走進企業為勞動者普及法律知識。她深知法律知識對于勞動者的重要性,因此主動走出法庭,深入企業一線,與勞動者面對面交流,為他們送上法律知識和維權指南。
在普法過程中,朱琳不僅詳細解讀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還結合實際情況,為勞動者提供了實用的法律建議和維權策略。她耐心傾聽勞動者的訴求和困惑,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為他們答疑解惑,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增強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
法律的普及與宣傳,宛如一道堅固的防護盾,為勞動者構筑了全方位的有效保障,確保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遵循法律、依據規章行事,而審理制度的不斷創新,則如同為這道防護盾增添了銳利的鋒芒,進一步加固了勞動者的權益保護網。
朱琳向記者介紹:“我們通過持續深化裁審銜接機制,加強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將多元化調解貫穿于仲裁、訴訟、執行等各個環節,有效拓寬了勞動爭議的解決路徑,在實質性化解勞動人事爭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歷下法院于2021年5月率先成立了山東省首家勞動法庭。自成立以來,勞動法庭不僅提升了專業化審判水平,還促進了勞動爭議糾紛的多元化解,為基層治理描繪了新的“楓橋經驗”畫卷。
為勞動者爭取正義,為企業打造公平的法治氛圍,這正是朱琳矢志不渝的追求與使命。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在2025春節到來之際,為助力區縣博物館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盤活館藏文物資源,1月23日,“玉·見吉祥——館藏古代玉器精品展”在章丘區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由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章丘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濟南市博物館、章丘區博物館承辦,展期將持續至6月8日。[詳細]